自作解说(第8/8页)

《黑笑小说》(二〇〇五年四月 集英社)

这是继《怪笑小说》、《毒笑小说》之后,“笑之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在我看来,这也是迄今为止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书里涉及了很多文坛八卦,编辑也曾再三提醒我要悠着点儿写,别爆料太多。顺便提一句,本书单行本的封面上正是作者本人和编辑们,地点在市内某烤串店里。据说那位店主做梦也没想到自家店面的照片竟然被用于此种用途。可是,并没有对店家起到任何宣传作用,真是抱歉。

《嫌疑犯X的献身》(二〇〇五年八月 文艺春秋)

这本书为我带来许多荣誉。它甚至还引发了一场本格与非本格之间的论战,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也算该书为我带来的荣誉之一。我认为,一本书是否属于本格推理,应交给读者决定,不同的读者自会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觉得推理小说中人设是为诡计服务的,而事实上正相反,我通常是先设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然后再考虑与之相适应的诡计,这样做更容易想出好点子。

《科学?》(二〇〇五年十二月 角川文库)

一部随笔集里所有文章都以科学为主题,这对我来说实为不易。纠结到最后,我在这本书里塞进了不少诸如职业棒球、恋爱问题、少子化对策等等基本上与科学无关的话题。书名里的那个问号与《挑战?》里的那个问号一样,都是我缺乏自信的表现。

《梦回都灵》(二〇〇六年五月 光文社)

我一直都喜欢各种冬季运动,所以也希望能亲自去冬奥会观战。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张,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看到了很多比赛。可是,如果只写一本观赛记录,那就太无聊了。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我决定写一本幻想小说。如果大家不明白我的意思,那就去看书吧。

《红手指》(二〇〇六年七月 讲谈社)

人到了这个岁数,和朋友们聊天的话题也与年轻时代有所不同了——中年人凑在一起都会多少抱怨几句照料父母的种种辛劳吧。写这本小说根本没有四处取材的必要,只要听听自己周围的人怎么说就行了。不,其实不用听,我也能在书里表达出他们的苦衷。我大姐读完本书后,是流着泪给我打电话的。

《使命与心的极限》(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新潮社)

我母亲饱受大动脉瘤和癌症的折磨,最后撒手人寰。医生对这两种病症束手无策,而我对他们却全无不满。在母亲去世前的这两年里,他们尽心尽力地为母亲诊治,对于他们的付出我表示由衷的感谢。这本书里写到了很多那时学到的知识。不过,对于医学领域,我还是知之甚少,医学推理我写不了,但是想写写对于医疗行业的希冀与期盼。


  1. 弗伦 (1934-2005), 比利时艺术家、画家、雕塑家。

  2. 杰西·乔伊娜·柯西(1962- ) ,美国著名七项全能和跳远选手,曾六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3. 指书中一个能用光演奏音乐的角色。

  4. 日本悬疑电视剧,讲述了一位女魔术师与一位物理系副教授联手揭开各种神秘事件真相的故事。

  5. 《超·杀人事件》中提到的可以自动生成书评的机器。

  6. 时间悖论有多种表达,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被称为“祖父悖论”,即某人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杀害了自己的祖父。既然祖父已死,就不会有其父亲,也不会有他;但是,既然他不存在,又怎么能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