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君心(第2/6页)

皇后温言道:“去吧。都去海兰屋子里换件衣裳再来见驾。”

如懿知道皇帝到底还是怜悯,忙领着海兰退下了。

进了暖阁坐下,皇帝唤过随行的太医:“齐鲁,你是太医院的院判,一直照管着贵妃的身体,你赶紧再替贵妃瞧瞧,别落下什么症候才好。”

齐鲁忙答应着取过诊脉的药包,搭了片刻道:“贵妃娘娘的寒证发得不轻,加之又动了怒气,只怕得好生调养两日。”

皇帝微微松了口气,怜惜道:“往日到了冬天你的身体便格外弱些,今儿又是为了什么,动这样的气?”

慧贵妃眼中有盈盈泪光,别过头去轻轻拭了拭眼角,方哽咽道:“咸福宫不幸,也是臣妾管教无方,竟叫自己宫里人生了偷盗这样见不得人的事。海常在偷了别的也罢了,臣妾不能不顾恤着多年姐妹的情分,送了也就是了。偏偏是臣妾冬日里最不能缺的红箩炭。”

皇帝颇为意外,与皇后对视一眼,问道:“海常在偷那个做什么?”

皇后吁了口气,惋惜道:“怕是满宫里只有海常在和婉答应位分低用不上红箩炭,所以海常在一时糊涂了吧?”

慧贵妃长长的睫毛像小小的羽扇轻盈垂合,眼中似乎有泪光:“每次臣妾奉召侍寝,茉心她们总听见海常在摔摔打打地不乐意。臣妾心想也算了,可是这次想不到她竟这样恶毒,臣妾闻不得黑炭的烟气,一向只用红箩炭取暖,她偷取了臣妾的红箩炭害得臣妾寒证突发……”她说着咳嗽起来,抚着额头道,“臣妾气怒攻心,实在是受不了了,一审之下人赃并获,可海常在还是抵死不认。”

她正暗暗垂泣,如懿已经换过了海兰的衣衫,携了海兰一同进来,嘴上道:“没有做过的事情,叫海常在怎么认?”

如懿领着海兰行了礼,海兰仍是怯怯的,像是一只受足了惊吓的小鸟,浑身颤抖着,缩在如懿后头。

皇后摇头,亦是似信非信的口吻:“看着海常在柔柔弱弱一个人,怎么心思这么毒?”她看着如懿,“娴妃,听说你大闹咸福宫,肆意喧哗,到底怎么了?”

如懿欠身恭谨道:“回禀皇上皇后,臣妾怎敢肆意喧哗,只是看海常在在所谓的‘人赃并获’之下,受了足杖,还要被搜身,臣妾实在不能不替海常在分辩几句。而且臣妾若真喧哗,怎会被人泼了一身冰水也不吭声呢?”

皇帝眼角的余光落在她俩身上,漫不经心道:“喝了姜汤才来回话的吧?别带了寒气进来。”

如懿见海兰只是一味缩在自己身后,连头也不敢抬,越发生了怜惜爱护之意,回道:“是。都喝了的,不敢让贵妃娘娘沾了寒气。只是皇上……”她仰起头注视着皇帝冷峻的面庞,“皇上,虽然贵妃在海常在用过的炭灰里找到了红箩炭的灰,也有香云作证,可是……”

皇帝的口气淡淡的,像是说着一件极不要紧的事:“什么可是?朕记得上回天刚冷的时候嘱咐过你一句,说宫里就海常在和婉答应用不上红箩炭,怕黑炭熏着了她们。婉答应位分实在低也罢了,海常在那里要你从自己宫里拨出些给她。朕记得那日也嘱咐了你,这件事不宜声张,免得生是非。你也太老实了,贵妃都气成这样了,你也不肯告诉她一声。”

如懿立刻明白过来皇帝的维护之意,满脸自责道:“都是臣妾的不是,一心想着皇上嘱咐过不许说,所以也特意叮嘱了海兰妹妹。她原是跟臣妾一个心思,不敢说出来惹来是非,没想到还是惹了是非。”

皇帝的眼睛只看着一脸震惊的贵妃,心疼不已:“原是娴妃她们太痴了,不懂转圜。贵妃本就身子弱,哪里禁得起这样气?”他转头吩咐,“王钦,记得嘱咐内务府,以后咸福宫缺什么少什么,一律不用告诉内务府这样麻烦,立刻从养心殿拨了给贵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