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封诰(第4/5页)

如懿并不就着皇帝的手起来,只是垂首道:“不管臣妾的心愿有多不知天高地厚,但请皇上成全。”

皇帝笑盈盈道:“只要你不逼着朕立你为皇后,其余也没什么难的。告诉朕,是不是想晋一晋位分?”

如懿忙低首道:“臣妾如何敢这般不顾尊上予取予求?臣妾的心愿与自己无关,是关系皇上的。”

皇帝挑了挑眉,好奇道:“哦?你说来听听。”

有一瞬的犹豫,如懿咬一咬唇,还是让话语从唇齿间清晰流出:“先帝驾崩遗留下满宫嫔妃,皇上尽数加封,将各位太妃太嫔颐养在寿康宫等处。臣妾想的是,先帝早年去世的嫔妃,有些身份虽然低微,但请皇上顾念她们也曾侍奉先帝,虽然无名无分,也请皇上加以追封,以表孝心。”

皇帝的眉心渐渐拧成川字:“你说的人是……”

如懿微一踌躇,还是说了出来:“是先帝在热河行宫的嫔妃李氏金桂。”

皇帝矍然失色,冷下脸道:“放肆!李氏无名无分,不过是先帝一朝临幸的宫女,如何能得追封!”

如懿俯下身体,恳求道:“李氏对社稷的功劳,皇上一清二楚。只是大清朝立功之人多如过江之鲫,不必事事褒扬。但请皇上看在先帝的面上,哪怕只将李氏追封为太贵人,葬入先帝的妃陵,也算是全她的颜面了。”

皇帝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连声音也冷得没有任何温度:“擅自追封先帝的嫔妃,恐怕太后知道了会不高兴。”

“只是追封太贵人或太嫔,名位不需太高,尽的只是一份心意。也好过李氏的陵墓远在热河,荒草斜阳,孤坟寒烟,备受凄凉。”

沉默太长久,几乎能听清彼此呼吸的悠长之声。仿佛连时光也就此凝滞不动,化成一层层不见形的凝胶,逼得如懿的额头沁出一滴滴的冷汗。她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良久,自己额头一滴冷汗落下,落在厚厚的赤锦荔枝红地毯上,转瞬不见踪影。

良久,皇帝终于说了一声:“起来吧。”他淡淡地看着如懿艰难地起身,“今儿是你生辰,早些歇息。朕去后殿看看海兰。”说罢,他头也不回,便朝门外走去。

如懿只觉得身心虚弱,整个人都颓败到底了,看着皇帝离去的颀长背影,情不自禁地唤了一声:“皇上……”

皇帝的脚在迈出门槛的一瞬骤然收住,头也不回地问道:“为什么会向朕提出这样的心愿?”

如懿凄然道:“臣妾的姑母是大逆罪人,不容于先帝,也不被允许有任何名分。所以臣妾不希望另一位亲人也如姑母一般,一辈子无声无息,连该得的东西都没有得到。”

皇帝停了一瞬,径自向外走去。走到门外的一刻,他忽然觉得眼角微凉,像有什么不能见人的东西瑟缩在眼角,不肯再流露分毫。他伸手,才发觉有一滴泪凝在自己指尖,在月色柔白之下,恍若冷露无声。

惢心见皇帝出去,慌慌张张进来道:“小主,小主,皇上怎么走了?”

阿箬也打了帘子,像丢了魂似的跑进来道:“小主,今儿是您的生辰,皇上怎么去了后殿?皇上他……”

如懿失落地摆摆手:“别说了。这里也不用收拾,下去吧。”

阿箬见如懿只留着惢心,却打发自己离开,便有些赌气,撤下帘子便退下了。

惢心着急道:“小主,您是不是还是说了?”

如懿点点头,戚戚道:“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说了。”

“您这是……”惢心不敢再说下去。

“我知道你要说我失策。可是皇上身为人子,许多事虽然不说,但总是惦记着生母,想要尽一份人子的孝心。今日拼着让皇上责罚,我也要说出这番心意,皇上若能成全,也便是成全了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