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5 高歌 1963-1967年 第三十八章(第6/15页)

警察把情况记录在笔记本上。“确定是八十美元吗?”

“三张二十块纸币,两张十块的。”

公寓里还有另外一个房间。乔治穿过客厅,推开卧室的门。

玛丽亚大声喊:“乔治,别进去!”

玛丽亚喊得晚了一点。

乔治站在卧室门口,吃惊地看着玛丽亚的卧室。“哦,天啊。”现在他知道玛丽亚为什么没和人约会了。

玛丽亚避开他的视线,满脸都是羞愧。

警察经过乔治身边走进卧室。“喔!”他惊叹道,“这里一定有一百来张肯尼迪总统的照片了。你很迷他,是吗?”

玛丽亚努力地说:“是,我很迷他。”

“还有这么多花和蜡烛,真是太厉害了。”

乔治把视线挪开。“玛丽亚,抱歉被我看到了。”他轻声说。

玛丽亚摇了摇头,示意乔治不需要道歉。只是碰巧遇见而已。但乔治知道,自己侵入了一个秘密而神圣的地方。他真想给自己来上一脚。

警察仍然在夸夸其谈。“这简直就像是,你们是怎么说的来着,就像是天主教堂里的,对了,祭坛,天主教堂里的祭坛。”

“没错,”玛丽亚说,“这的确是座祭坛。”

《今日》是一个拥有电视台、电台、摄影棚的电视网所办的节目,这个电视网的许多办公室都在纽约的同一幢摩天大楼里。人事部的一个名叫萨尔兹曼夫人的中年女士和之前加斯帕碰到的许多人一样,被加斯帕的魅力所打动。她抬起秀丽的双腿,隔着蓝色眼镜框淘气地看着加斯帕,称他为“默里先生”。加斯帕帮她点烟,叫她“蓝眼夫人”。

萨尔兹曼夫人为加斯帕感到遗憾。加斯帕大老远地来美国,可是他所要面试的工作岗位却压根儿不存在。《今日》从不雇佣新手:节目的所有职员都是资深的电视记者、制片人、摄影师和研究员。其中有几个在各自的领域已经很有名望了。即便当助理的也是新闻界的老人。加斯帕辩解说自己不算是个新人:他说他是自己报纸的主编。虽然感到同情,但萨尔兹曼还是对他说,学生报不能算正规的报纸。

加斯帕不能回伦敦:这样回去简直太没面子了。只要能留在美国,他什么事都愿意做。况且,他在《西部邮报》的职位一定已经被人顶掉了。

他乞求萨尔兹曼夫人帮他在《今日》所在的电视网找份工作,任何卑微的工作都可以。他向萨尔兹曼夫人出示了在伦敦的美国大使馆得到的绿卡,这意味着他可以在美国找工作。萨尔兹曼夫人却叫他在一周内回去。

他住在下东区一美元一晚的国际青年旅舍。他用了一周游历纽约,为了省钱,到哪儿都是步行。之后他带着玫瑰又去见了萨尔兹曼夫人。这一次,萨尔兹曼夫人给了他一份工作。

加斯帕得到的是一份非常卑微的工作。萨尔兹曼夫人要他去纽约的一家电台当文书打字员。他的工作是一整天听广播,把听到的内容打下来:广告里播了些什么,播的是哪张专辑,接受采访的是谁,新闻报道的时长,以及天气预报和交通路况的内容。加斯帕完全不在乎得到的是这么一份繁琐细碎的工作。至少他已经入门,在美国找到份工作了。

人事部、电台、《今日》的摄影棚都在同一座大楼。加斯帕希望能在日常交往中认识些《今日》节目组的人,但他从没遇上这样的机会。节目组都是些不太愿意与外人交往的精英人士。

一天早晨,加斯帕在电梯里遇到了《今日》节目的制作人,总是留着深黑色胡子、四十来岁的赫伯·古尔德。作了自我介绍以后,加斯帕对古尔德说:“我是你们节目的忠实观众。”

“谢谢你。”古尔德礼貌地说。

“我梦想为你们工作。”加斯帕说。

“眼下我们不需要任何人。”古尔德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