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第2/3页)

约瑟芬·约翰逊年幼时就表现出了艺术家和作家的天赋。她的笔记本就像是素描画册。二十多岁时,甚至就在进行小说和诗歌创作并开始构思第一部小说《十一月的此刻》时,她还报名做志愿者,到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给残障黑人儿童设立的免费学校和特纳学校中,为这两所学校绘制壁画。她在华盛顿大学学习了三年,主修英语和艺术。1930年她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教育后离开了学校,没有获得学位。

约翰逊1910年生于密苏里州的科克伍德,并在圣路易斯附近的房子里长大。她有四个姐妹。在她的记忆里,房子的周围有大片的橡树林,有池塘,池塘里还有大胡子海神尼普顿,手持1904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的三齿鱼叉;记忆里还有位于郊区的带阁楼的房子,还有她爸爸在光秃秃的山上建造的石头房子,房子远离树林,离灯火辉煌的圣路易斯十五英里,满眼都是乡村的景色和广袤的天空。这些房子,有的她亲自去过,有的出于想象。她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大萧条时期,世上有那么多穷人,有些她亲自拜访过。为穷人争得权益成为她追求的事业,她参加各种激进组织,为反对“利益至上的体制”而呐喊。

在圣路易斯,约翰逊有机会接触到许多艺术家和作家。她担任许多赛事的评委,1934年,自己也因为一首题为《冰冷的冬天》(Ice Winter)的诗而获奖,这首诗受中国诗人李白的诗作影响颇深。也就是在这一年,位于纽约的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寄给她一份合约,将在九月份出版当时还没有确定书名的小说。她一直与出版社的编辑克里夫顿·费迪曼保持着通信联系,当时费迪曼在《纽约客》供职,还没有成为著名的评论家、记者、广播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尽管那个时候他已经主持完成了西蒙舒斯特出版社早期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小鹿斑比》(Bambi)的首次英译工作。

约翰逊并非一鸣惊人:早年她就在《哈珀斯》《名利场》《诗歌》和《大西洋月刊》等著名的杂志上发表过短篇小说和诗歌。费迪曼为年轻的她展现出来的才华所折服,一直对她鼓励有加,甚至有些被她冲昏了头脑。他这样评价《十一月的此刻》:“如果艾米莉·狄金森转而写韵文的话,她一定会写出这样的一本书。”不过,狄金森真的写过韵文,可是和约翰逊的完全不同:他把她比作狄金森,仅仅是因为她是女人,因为她同样胸怀炙热的情感写作。如果他把她比作圣路易斯的另外一位因一本书而一举成名的著名作家可能更为恰当,那个人就是凯特·肖邦。

费迪曼注意到了她作品中的性别特质:“她的作品里充斥着那种难以确切表达的力量,那种充满克制的气息,那种直入事物核心的力量和美。它是我这些年来有幸读到的最美好、最感人的书。”在她后期的写作中,由于她对大萧条时期严酷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越来越激进的反应,这些特质被掩盖了。她一直活到了八十多岁,却再也没有写出像处女作一样洋溢着创造力和才气的作品。

在《十一月的此刻》荣获普利策文学奖之前,就已经销售了11,000册。一年以后,又印制了30,000册。约翰逊获普利策奖的那一年,戏剧、诗歌、小说三个奖项都被女作家捧获。但是现在,她们都或多或少地被遗忘了。1934年是小说繁荣的年份。与《十一月的此刻》同时问世的有:F.司格特·菲茨杰拉德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书店里名气稍低的作品包括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和萨缪尔·贝克特的《徒劳无益》(More Pricks Than Kicks)。女作家们在推理小说创作上都有不俗的表现:阿加莎·克里斯蒂当年有五部作品问世,还有纳欧·马什、多萝西·塞耶斯、菲比·阿特伍德·泰勒和乔吉特·海尔的作品。那一年是《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之年。只有一位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与约翰逊选择了同样的严肃题材,她的《约拿的葫芦藤》(Jonah’s Gourd Vine)在同年出版,但没有受到同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