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4页)

陶弘景听了恍然大悟,半晌居然热泪盈眶的说:“没有想到陶某数十年来苦苦追寻的答案竟然在今天一举解开,陶某虽死无憾矣!”谢芳菲在一旁浇他冷水说:“问题是找到了,可是怎么解决还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呢。”陶弘景听了却不以为意,只是逐渐从激动中恢复过来,点头说:“这话不错。可是陶某一定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以慰先师先祖的在天之灵!”谢芳菲见他斗志高昂的样子,不好再说丧气话,趁机嘻嘻的笑说:“既然已经成功找到问题的根源,大师是不是应该对我们表示一下感谢?我可是先说明了,芳菲和左兄可不是你什么‘茅山宗’的弟子,所以不用跟着大家一块修身养性,得道成仙吧。”

陶弘景心情颇佳,居然笑着说:“那是自然。我会每天让人从‘醉月楼’送饭菜过来,你想吃什么,只管问他们要去。”谢芳菲听的心花怒放,连忙说:“只要大师有用的着芳菲的地方,芳菲一定尽力而为。”左云在一旁有些惊讶的看着她,简直无法理解,一顿饭菜居然就可以将她收买的伏伏帖帖!在左云的观点里,向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谢芳菲好奇的看着陶弘景将一个大型的铜镜拿来放在太阳底下,又将炉鼎放在铜镜的下面,忽然明白过来。原来这个铜镜是凹的,放在下面是用来聚光加热的。不由得佩服起他来,果然是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啊,连这个他都能想到。由于太阳光是自然光线的缘故,就如同微波炉的原理差不多,所以黄泥完全没有烘干碎裂的烦恼了。可是这不就成了看天吃饭吗,如果老天爷不合作,整天下雨呢?尤其江南梅雨季节,连绵数月。

谢芳菲懒懒的看这满屋子的丹石药品,随手拿起一个小盒子,见里面是鲜红的固体物质,不由得的出声问:“大师,这是什么东西?”陶弘景正在旁边收拾再次炼制“黄帝九鼎神丹”所需的药石,看了一眼回答说:“这是丹砂,炼丹里非常重要的一种东西,烧制便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非常神奇。”

谢芳菲心里暗笑:不就是水银吗,有什么神奇的!什么积变又成丹砂,那是氧化汞好不好,不是丹砂,只不过看起来相像而已。又跑过去低头问:“这张药单就是炼制‘黄帝九鼎神丹’的方子?”也不说话,扯过来仔细瞧,见上面仔细罗列了九种神丹所需的各种药石,分别有:一丹华:需丹砂;二神符:需水银和铅石;三神丹:需雄黄,雌黄;四还丹:需水银,雄黄,曾青,矾石,硫磺,卤碱,太一禹余粮和舆石;五饵丹:需水银,雄黄,禹余粮;六炼丹:需巴越丹砂,雄黄,雌黄,曾青,矾石,舆石,石胆和慈石;七柔丹:需水银以及部分铅石,丹砂;八伏丹:需水银,曾青,慈石粉以及少量的铅石,丹砂;九寒丹:需水银,雄黄,雌黄,曾青,舆石和慈石。

看的谢芳菲一个头两个大,赶紧放下问:“那大师准备怎么炼啊?”陶弘景头也不抬的说:“跟以前一样在赤土釜中炼制,外面涂上厚厚一层的玄黄就可以了。我这次还是采用火法炼制,只要注意密封问题,一定可以成功!”

谢芳菲想了想说:“大师可以试着改变各种药石的不同用量,说不定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就算没有成功,也可以当成是一次试炼的机会呀。”陶弘景听了猛的一震点头说:“不错,不但可以改变药石的用量,还可以更换不同的药石炼制出新的丹药来。”

谢芳菲每天跟在陶弘景身后进进出出,将自己所学的那一点化学知识差不多都压榨光了,后来就胡乱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主意,大多数的时候陶弘景都会有新的启发,对谢芳菲简直奉如上宾的招待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的那些徒子徒孙见师尊如此器重谢芳菲,少不了有事没事的前来逢迎奉承,不是讨师兄的人情,就是有事相托,谢芳菲乐的做顺水人情,反正又不用自己出钱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