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 第二章 太子篡位,苏秦赴燕拯乱局(第2/15页)

堂前摆着小半碗参汤,是老燕公临终前喝过的。老燕公回宫当夜在明光宫召见太子,直到凌晨尚未回来。姬雪一宵未睡,天亮时吩咐春梅前去探看,意外发现老燕公孤零一人崩在御座上,面前龙案上摆的是这半碗参汤。春梅是有心人,先将参汤藏起,方才呼叫,后又趁乱将其纳入袖中,带回甘棠宫。

老燕公崩因蹊跷,姬雪认定是太子弑上。此前,老燕公不止一次与她商议废掉太子苏,直接传位孙儿公孙哙,她却担心燕国会陷入内乱,几番劝谏,要他再等等看。想是此事传至太子苏耳中,终使他下此狠手。姬雪断定,在老燕公与她赶往孟津、殿下监朝这段时间里,太子苏把该准备的准备好了。不然的话,依他个性,绝对不敢公然违拂旨意,乾纲独断,直接允准秦人婚约。

现在看来,是自己过于天真了。老燕公是正确的,太子苏是小人,当不得大任,更不能把燕国托付给他。老燕公含冤而去,能够向燕人揭示真相的只有她了。她必须站出来,一慰老燕公冤魂,二偿老燕公夙愿,三救燕国于危难。

然而,眼下木已成舟,太子苏全面掌握内外局势,宫中朝中皆是他的人。自己不过一个弱女子,若是没有足够证据,若是没有合适时机,她断不能轻举妄动。

证据就是这碗参汤。

姬雪正在望着参汤出神,春梅匆匆进来,小声禀道:“公主,我回来了!”

姬雪急切地望着她:“梅儿,快,快说!”

春梅从袖中摸出一只小瓶,神情略显沮丧:“回禀公主,天刚放亮,我悄至后花园,扮作送奶女从后门溜至街上,暗寻几个医家,他们又嗅又审,皆说是参汤,里面并未掺毒。”

姬雪惊怔。

“公主,”春梅将瓶中参汤慢慢倒入碗中,“看来,这碗参汤有鬼。”

姬雪抬头看她。

“奴婢以为,这是殿下故意留给我们的。殿下知道公主定使奴婢去寻君上,预先摆放这碗参汤,真正的证物定是让他取走了。”

姬雪面色惨白。这个结果大大出乎她的意料。看来,她低估了他,也高估了他。低估了他的狡诈,高估了他的良心。

“公主,肯定是殿下害了君上。君上身体再不济,那晚是亲自走到前殿的。再说,君上早晚外出,老内臣总是形影不离,可那天早上,君上却是孤零零一人,老内臣与两个随身太监迄今不见踪影,必也是被他害了!”

姬雪的牙齿咬得咯咯响。

“公主,下面怎么办?殿下他——”

话音落处,宫正进来,急急禀道:“禀太后,大王驾到!”

姬雪还没传话,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中,身着孝服的燕易王已经大步跨进,后面跟着他的内臣及几个太监。

易王在姬雪跟前站定,微微打揖:“寡人拜见太后!”

姬雪斜他一眼,目光冷冰。

易王的目光扫向文公灵位,落在那只碗上。看一会儿,易王伸手端起,阴阳怪气道:“太后真是细心人,此汤是先君最后喝的,倒是合宜摆在此处。只是——”移近鼻子,嗅几下,做恶心状,“此汤已经走味,这阵儿怕是不合先君胃口了。”

姬雪的目光越发冷冰。

“太后,”易王哂笑一声,“寡人此来,是特向您请安的,您这表情却不友善呢!”

姬雪的声音像是从冰川里挤出:“你说完没?”

“没有。”易王慢吞吞地在主位上坐下,手指内臣,“寡人与太后议事,你们也配听么?出去!”

宫正、内臣、众太监及几个宫女退出,只有春梅一动不动,冷眼盯着他。

“哦,你想抗旨?”易王提高声音。

姬雪吩咐道:“梅儿,出去吧!”

春梅又盯了易王一眼,退向门外。

守在门口的内臣顺手关上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