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另一个世界(第4/7页)

那确实应该是一片地狱,因为人间不可能如此可怖。任何生命,哪怕是它具有再强大的韧性,具有再完美的自我保护能力,也不能在这种世界中生存下去。只有魔鬼才能在这种地方徜徉歌唱,只有撒旦才能在这种世界上艰难生存!

可是,就是在这种地方,当一次冲天巨浪退去之后,一些看起来像顽石的东西却留在了陆地上,闪耀着晶莹的光彩。或许那真是石头,因为它圆滚滚的只有拳头大小,浑圆的没有一丝空隙。

可是当烈日落下了地平线,皎洁的月光圆盘照亮了世界(在这里,太阳与月亮跟我们平时见到的很不一样,至少在体积上不止大了一两倍,而夜晚也不像我们生活中的那样黑暗,整个世界都沐浴在它清冷明亮的蓝色光晕中),世界才好像平静了,日间的万丈火焰、翻滚的滔天巨浪都停止了它们的肆虐,也许,它们已经累了,是休息的时候了。

只有在这时,我们才发现那些顽石竟然是具有生命的!它们蜷缩成团的身体伸展开来,整个体积足足膨胀了两倍。无数的不知道是手还是脚的“长须”在身边挥舞着,支撑着它们的身体,在地面上肆意晃荡。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长须都成坚硬的锁链状,它们所爬过的地方,留下了深深的古怪痕迹。而在它们长须环绕的却是一个长了三只明亮眼睛的头颅,之所以断定那肯定是头颅,是因为那三只明亮的眼睛几乎占满了这个圆球,那是幽深的有些骇人的眼神,虽然它们的样子显得怪异无比,但那眼神中分明有智慧的光芒透出来。

当炙热的阳光再次升出地面的时候,海潮再次席卷而来,这些古怪的生命体重新凝聚成一颗颗顽石,被奔涌扑来的潮水带回海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喷薄而起的火山渐渐失去了它们霸道的气势,腾空翻涌的巨浪也渐渐地收起了火气,变得温柔了许多(当然,相对于现在我们所谓的巨浪来说,那依然是人类无法承受的惊涛骇浪),地面上开始有了淡绿色的植物,那是一种低矮的蕨类植物,坚硬的植株更像是竖起的钢条。上面横挑着一丛厚厚的枝叶,在瓢泼大雨中傲然挺立。我的记忆告诉我,这已经过去了一亿年,而在我看来,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因为除了这些细微的变化以外,这个世界依然是一片人类难以生存的地狱。

其实,变化的不仅仅是这些,一个更重要的变化来自于我们先前见到的那种生物。因为,它们已经脱离了海洋的控制,无论是白天还是蓝夜(那当然不能称为黑夜,因为那时候的夜晚并不黑暗,只是一种笼罩在蓝色中的黯淡——我现在终于了解于婆为什么说蓝色是他们家乡的颜色了),它们都可以在陆地上生存,只不过白天蜷缩成团,只有到了晚上才重新打开身体,展示它们另外灵活的一面。

它们很少猎食,我也不晓得它们是肉食还是素食动物,因为赋予我的那段记忆中没有说明,而在我的记忆画面中,它们就是一两个月不进食,依然能无忧无虑地活着。我只能偶尔看到它们伫立在这些低矮的蕨类植物面前,一动不动地站着,不知道是在进食,还是在沉思。

在过了一亿年以后,它们的身体比之前大了许多,就算是蜷缩成团,依然能隐约看到长须婉转卷曲的痕迹。

又过去了几千万年,火山终于停止了活动,进入了休眠期,而海潮也消退了,只有炙热的阳光还在为空气输送着大量的水汽,让整个世界看起来依然雾气氤氲。

发生最大的变化是植物和我们先前见到的生物。这时候的陆地已经满目青翠,许多种叫不上名字来的植物都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而我们先前说到的那些蕨类植物也更加高大了,随着它们“身高”的生长而相应变化的是那群生物,它们已经发展成了能直立行走的物种,三条变异的长须变得异常强壮,用来支撑它们愈益硕大的头颅,只不过那些长须不是分成像人类腿骨一样的两节,而是成三节,并且可以任意的向四周弯曲,使它们面向三面的眼睛可以根据四周的变化,灵活的做出反应。而另外的触须却变得更加纤细,甚至已经退化到摆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