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私奔大计(第2/4页)

卢循和徐道覆忙下跪谢恩。

孙恩是不得不无解决内部的矛盾,方可展开统一南方的鸿图大计。两大传人现在利益一致,又有自己在上主持,当然关系良好,同心协力?可是若天师道势力不住扩大,势会出现权力的斗争。所以现在一举为两人定位,既可激励他们的斗志和士气,又可令两人心中有着落。

“起来!”

两人起立,神情虽异,均难掩心中兴奋之情。徐道覆是因可作天下之主,卢循却因得传他梦寐以求的黄天道藏功。

孙恩道:“我和小循立即赶回南方,边荒集交给道覆全权处理。边荒集得来不易,守之也不容易,在城墙建成前,更是危机四伏。我们回去后会设法牵制南朝诸势力,令他们无法北顾。”

接着续道:“我军留下五千人驻守边荒集,其它人由小循领兵还师。道覆必须抛开个人私怨,以大局为重。当边荒集回复昔日光辉,继续成为南北贸易的转运中心,我们将如虎添翼,南方再无可与我们顽抗的实力。哼!背叛我的人终有一天会自吃苦果,我们不用争一时的意气。”

两人明白他最后几句话是针对临阵撤走的聂天还而说的。孙恩罕有表达心内的情绪,可见他对聂天还动了真怒。

孙恩忽然叹一口气,目光移往边荒集西面,道:“燕飞仍然在生,其精神更趋强大,更难掌握,更狡猾难测。”

两人默然无语。

当晚孙恩重创燕飞,却给任青媞从后偷袭,未能追上去补以结束他小命的一击,还因而被燕飞反击受伤。孙恩当机立断,撇掉任青媞,亲自追搜燕飞,却是一无所获。现在燕飞终于伤愈回来。

孙恩续道:“集破之日,纪千千巧施火牛火马阵后,坚守夜窝子,到天明时方投降,使我们没法追击逃离边荒集的荒人。这批人数目当不过四千人,却是边荒集最精锐的高手。可肯定他们重整阵脚后,必会卷土重来。道覆须小心应付,绝不能轻忽视之。”

卢循道:“希望慕容垂引蛇出洞之计可以成功,让我们可以安心建城。”

孙恩道:“荒人虽受重挫,却未致一败涂地。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建城之事必须倚靠荒人,边荒集的盛衰亦在乎荒人的努力,但他们也是心腹之患。道覆须行亲民之政,让他们继续享有以前的利益,边荒集方可成为统一的关建,否则只令我们徒多一个沉重的包袱。”

徐道覆恭敬答道:“道覆不会令天师失望。”

孙恩叹道:“不过若事不可为,道覆要以保存实力作首眩”卢循一呆道:“这情况怎可能出现呢?”

孙恩想的却是燕飞,心中考虑自己应否抛开一切,在边荒把他找出来加以搏杀,去此心头大患。

旋又放弃此念,因为他必须立即赶回海南,如让聂天还乘机偷袭,多年努力,将尽付东流。

仰天一阵长笑,飘然南去。

唱道:“泻水置平地,各自东北南西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歌声随他远去,回荡于颖水两岸。

看着孙恩渐去的背影,两人心头一阵激动。孙恩凭歌奇意,不但渲泄因谢安之死引发的感慨,更触抚徐道覆因失去纪千千而来的伤情,暗含鼓励。

谢安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南朝将失去以谢安为核心的凝聚力。新的时代将属于天师道。

卢循和徐道覆各想各的。后者想的是奋起振作,如此方有机会洗雪纪千千被强夺的奇耻大辱。

燕飞立于小谷外的高地,遥望边荒集。

古钟楼上飘扬着慕容燕国和天师道的旗帜,向所有荒人示威,更代表着荒人和他们所结下解不开的深仇。

燕飞并不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可惜在这胡汉大混战的时代里,武力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