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旧案(第4/4页)

悬着丝线诊了许久,太医才拱手道:“娘娘是受凉感了风寒,吃几帖药便能好了。”

赵陆披着外衣坐在屏风外,闻言,让宫女带太医下去写药方,又转进了屏风内。

赵宜安正自己慢吞吞往下放衣袖,见赵陆进来,立刻冲他扬起笑。

赵陆却不吃她这套,故意沉下脸,只道:“好起来之前,都不许穿新裙。”

暖阁里有炭盆,终日都是暖的,赵宜安近日又未曾出门,只有先前针工局送来新衣时,她起兴换了薄衫,走过穿堂来见他,吹了些冷风,这会儿才感了风寒。

赵陆话音才落,床上坐着的赵宜安就已赌气别过脸,也不说答不答应。

脱了外衣,赵陆重又在床上坐下,伺候的宫女熄了灯退出,屋中只余他们二人。

上了床,赵陆自盖好锦被,又说:“药已在煎了,醒了记得吃,莫忘了。”

赵宜安裹着被子,只露出一捧青丝,仍旧没有回应。

赵陆便自己睡下,才闭上眼睛,身旁忽然有了动静。

他睁眼要瞧瞧情况,胸口一沉,赵宜安裹着被子,压在了他身上。

赵陆蹙眉:“不许——”

只说了一个字,就见赵宜安的脸忽然凑近,她咬住赵陆的唇乱舔一气,又将小舌伸进他嘴里搅了一通,待到二人唇齿间皆是对方的津液,她才心满意足离开。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赵宜安咂咂嘴,说出的话理直气壮。

赵陆也默默舔了舔嘴角,接受了她的说辞,道:“好。”

顿了顿,又道:“要是不行,你定要再试几次。”

“嗯?”赵宜安想了想,似乎是这个道理,她便点头:“好。”

未想赵宜安竟真的应下,赵陆忍不住轻咳一记,又道:“睡罢,睡足了才能早些好起来。”

*

之前郑侑与孙旭尘一事,刑部看在忠勤伯的面子上,翻了翻旧案,想着再应付一番,谁知京中忽然起了一股声音,说必要彻查此事。

发声的皆是国子监中的学子,一个个年轻气盛,正是愤世嫉俗的时候,不知怎么听到这消息,联合上书,要替郑侑讨公道。

刑部的人也是一头雾水,如何又牵扯到国子监去?

待细看了郑侑的履历,才知他生前有功名在身,还是个备考的举人,谁知有朝一日飞来横祸,竟惨死在孙家仆人手中。

这还得了?先前这事人不知鬼不觉,如今却因为忠勤伯满腔热血插手此事,还领着郑曹氏与其幼子进过刑部大门,美其名曰找寻线索。结果阴差阳错将事情传得众人皆知。

同是读书人,自然知道考取功名不易,设身处地想想,若自己遭了这事,致使年迈的母亲撒手人寰,妻儿也因此流落异乡,无处申诉,该是何等叫人绝望?

况且孙氏在朝中独大,有依附于它的人,也不会缺看不惯它的人。

内阁大学士吴雪纬便是其中一个。

他向来与孙仁商不对付,这会儿有人告孙仁商的儿子,吴雪纬乐得给人添堵,便召了门下学子,也掺了一脚。

读书人可不是吃素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飞入,上头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要求刑部重审此案,若刑部不理此案,就是大周的耻辱,刑部的众位大臣,就是千古的罪人。

被连着扣了几顶摇摇欲坠的高帽,刑部的压力便越发大了起来。

等到了四月初,天子被迫出面,下旨命刑部翻出此案,重审。

作者有话要说: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