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2/4页)

本杰明习惯从《圣经》中引用篇章,他最常引用扫罗的信。

这才是正确的策略,从《圣经》中引用可靠、大量的证据,强化自己的论点。听众们心悦诚服地点头,忙着做笔记。

其中一位见证人坐在爸妈后面,本杰明并不认识他。但他竟屈身向前,低声对母亲布丽塔说,本杰明真是太厉害、太优秀了。

布丽塔友善地点点头,低声道谢,然后又恢复严肃的神情,听着本杰明的演讲,做着笔记。

“不管我们是家财万贯,或是一贫如洗,都应该以所罗门王为榜样,对真主感到敬畏,严守他所制定的戒律。这是人类最重要的义务!”本杰明用沉着稳健的声音为演讲做结,点点头,感谢大家的聆听。

他坐下时,布丽塔对他微微一笑,紧紧握住他的手。父亲低声赞许他的表现。坐在后面的另一位教友拍拍他的肩膀,表示肯定。受到这么多嘉许的本杰明微笑一下,害羞地脸红起来。

在返家的车上,英格玛不时地从后视镜望望坐在后座的孩子们。

“本杰明,”他夸奖道,“我真以你为傲!”

然后,他对女儿投以极其严厉的一瞥:“下次就换你上去,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发出一声牢骚。

“别再说啦!”她叹了一口气,双手抱在胸前。

下一次教会的聚会,玛格丽特要与另一位女孩进行一段对话式的讨论。

题目是:为一位世俗者讲述耶和华见证人为什么不庆祝自己的生日,更不庆祝绝大多数基督教节日。一想到得站在台上,面对所有人,她就已经怕得要死。

“你会做得很好的。”

父亲话是这么说,但这句话对她不只没有安慰鼓舞的作用,听起来反而像威胁。

最近几年来,爸妈对玛格丽特简直失望透顶。

他们不会直接明说,但事实就是这样。

小女孩对《圣经》研讨会一点兴致、一点热忱都没有。每次出外执行任务时,她总是既安静又害羞,简直就和发传单的工读生没有两样。布丽塔不客气地指责女儿,真是懒惰虫,没用的软脚虾。英格玛无奈不已,只能尽可能和颜悦色。

玛格丽特非常喜欢运动、健身、跳舞,和班上那些世俗的同学们鬼混。这些都是非常不健康的欲念。父母为她的未来担忧不已,几乎每天晚上辗转难眠,他们在枕边低声私语,讨论该怎么解决女儿的问题。

他们必须想尽办法,使她不至于堕落,落出他们的手掌心。

相对地,本杰明让他们放心多了,从没给他们带来麻烦。他们对他的表现视为理所当然。在教会聚会结束后,返家的车上,他突然对他们摊牌,表示不想继续住在家里,要自己搬出去住。

这不啻晴天霹雳。

“呃,这……要怎么说呢……”他一开口就犹疑不已,“我想……搬出去住。”

布丽塔震惊地转过头来。

“为什么?”她气恼不已,“你在家里不是过得好好的吗!”

本杰明微微一笑:“妈,我已经20岁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他已经长大成人,自己工作、赚钱——但对父母而言,这还是一道晴天霹雳!

“那你哪来的钱?现在城里的公寓贵得不得了。”

“我打算和一个朋友一起住。”

来了。最大的破绽出现了。

这个破绽,就跟他引用所罗门王作为“物质生活与精神信仰可以共存”的事证一模一样。所罗门王受到上帝无限的祝福,最后还是任由邪门歪道引诱,终至堕落。

不同的是,这次本杰明想再蒙混过关,可没那么容易了。

“朋友?”母亲勃然大怒起来,“什么‘朋友’?我们认识他吗?他是我们的弟兄吗?”

英格玛握着方向盘,开着车,静静地听着。她不耐烦地推推他,要他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