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7页)

旁边有个尖细的嗓子响起,“在那些上位者眼里,我们这些阉人不是人是刀,是趁手的工具。既然能做皇上的刀,自然也能做宁王的刀。厂公不必担忧。”

“是啊,宁王下午在大殿把大家骂了狗血淋头。说明他对那些朝臣们也是心有不满的。宁王必定也需要我们这些人帮着打探众位大臣的隐私。怎么可能不用我们?”

这话倒是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只要他们还有利用的价值,就不怕没有出路。

而信王党这边就不怎么美了。之前金人围攻的时候,他们八百里加急写信给信王,让他务必赶到京城来共谋大事。但是也不知为何,信王迟迟没有出现。他们本能觉得事情不妙。

现在宁王露出想要登基的野心,别说信王不在京城了,就是在京城,他跟宁王比连一分胜算都没有。

这又不是太平时期,还能靠子嗣说话,现在靠的是兵力。谁拳头硬就听谁的。

相比其他人的彷徨,此时林云舒算是做她人生中最大胆的一个决定。

宁王在御书房正在跟心腹们商量接下来的打算。

想要皇位,又想要好名声,最稳妥的法子就是名正言顺。

众位心腹集思广益,开始参考以前皇帝登位的法子。

“祥瑞!我听说刘邦梦到大蛇,将大蛇斩杀,底下人都信他是真命天子。咱们不如也用这法子吧?”

“可以矫诏。王莽建立新朝的时候,不是有人献符命,有个叫哀章的人,献上金匮策书至汉高祖庙,说王莽是真命天子。”

……

宁王敲击桌面,“这些法子一听就是糊弄人的。太假了。”

心腹们急得抓耳挠腮,这些法子都用过了。再来一次,就是拾人牙慧,很容易被人怀疑的。

有个亲信道,“我听说有个江湖术士,相术十分了得。经常给人看相,在民间很有名气,不让他帮帮忙?”

这个法子倒是不错。许多人都信这个。

“你知道他在哪吗?”

“我前阵子听人说他在河间府出没,只要让人去找,总能找到的。”

“太慢了!总不能让主子等那么久吧。”

眼见着又要吵起来,宁王抬了抬手,“行了。别争执了。”

就在这时有太监来报,附手在宁王耳边嘀咕几句。

宁王微微有些惊讶,“当真?”

太监点头。

宁王朝底下人道,“你们累了一天了,先回去休息吧。”

大家面面相觑只好告退。

从御书房退出来的时候,看到有个老婆子捧着个匣子站在外面,看着眼生,也不知是何人。

人群里有个娇俏的女子赫然就是林云舒认识的苏惜惜,她回头多看了林云舒几眼,拧着眉,又很快离开。

太监适时提醒林云舒,“顾林氏,宁王召你进去。”

林云舒点了点头,紧了紧手上的匣子,挺直脊背走了进去。

书案后坐着个男人,五十左右的年纪,面容慈和,正在提笔书写什么。

林云舒跪下行礼,手捧着匣子,“启禀宁王,此乃玉玺。现在物归原主。”

这玉玺是林云舒从几十车宝物中扒拉出来的。费了她好一翻功夫。有了她,春玉肚子里的孩子又多了一分胜算。

宁王头也不抬,既不叫她起,也不叫她呈上。写完后,他才搁下笔,亲自从书案后走过来,慢条斯理走到她面前,深深看了眼林云舒,打开匣子。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火中烧摔玉玺,磕掉一角,后用金补上,从此玉玺留下瑕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