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下攘攘(第2/17页)

许少峰完全理解王正才的心情,站在王正才的角度当然希望自己能当选副市长,渴望对他的仕途也有所帮助。就笑了说:“现在八字还不够一撇,你是哪里听到的?”王正才说:“现在社会上都传得沸沸扬扬了,说是有三个后备人选,你的呼声最高。我真希望你能飞黄腾达,将来我就到市政府里为你牵马坠镫去。”

许少峰一听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完才说:“什么牵马坠镫?说得难听的,我要是真的有了那一天,重用你倒是肯定的。”王正才频频点着头说:“那当然,那当然,这一点我是确信无疑的,没有你许局的栽培,哪有我王正才的今天?”

许少峰说:“无论我走与不走,你的事儿我都会安排好的,我已经给有关领导汇报过了,建议下次调整局班子,就把你提上来。他们基本上都答应了。”王正才一听,兴奋的红晕泛满了他的脸,激动地说:“谢谢许局,我能遇到你这样的好领导真是一生的福,无论我能不能当上,我都会一辈子报答你的知遇之恩。”

许少峰凭着多年与他打交道的经验可以判定出来,王正才是那种不光把谢谢二字说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的人。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实在行动上难度比较大,大多数的人只能做到其一,却做不到其二。也就是说他们只知道用物质的形式表达谢意,却不知道领导除了物质的还有精神的需求,而精神的需求其实有时候还要比物质更重要。

在这一点,王正才就是棋高一筹。做到这一点不光要领会领导的意图,知道领导的爱好,更重要的是要适应领导。比如说,领导喜欢打乒乓球,你就要突击学会打乒乓球,学会了好陪领导练球。如果领导喜欢羽毛球,那你就得学会打羽毛球,学会了陪领导打。领导要喜欢游泳,你至少也得会几下狗刨,这样才好陪领导玩。

王正才本来根本不喜欢体育,当他得知许少峰喜欢打乒乓球后,他就天天花时间练,在没有强手与领导对打的时候他就可以临时替补上去,不至于让领导没有对手。除了内强素质,还要注意氛围的制造,他特意在局机关的体育室内增添了一长排椅子,专门排放在乒乓球桌的旁边。一是领导打累了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二是领导打球的时候还得有观众来看,尤其是局机关的那些年轻漂亮的女职工,一个个不是想苗条吗?你想苗条就必须来锻炼,来打球,要是不会打也没关系,可以来看别人打。这些人本来就在办公室坐得无聊,就被王正才发动了下来当观众,观众一多,领导的积极性才能大增,球技也会发挥得更好。久而久之,女职工中也出现了几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来与领导对打,无形中就在局机关出现了一个乒乓球热。

也有一些人不喜欢乒乓球却喜欢羽毛球,比如张明华等几个人。下午活动的时候,就分成了两大阵营,很显然,喜欢乒乓球的阵营要比喜欢羽毛球的阵营庞大得多。如果哪天许少峰因公事或者是市上有什么会议来不了了,那两大阵营很快就进行了分化,大部分乒乓球爱好者也打起了羽毛球,张明华那边的人气一下旺了起来。等许少峰一来,乒乓球这边的人气又旺了起来。

这些微妙的变化许少峰当然看得一清二楚,也能感觉到。他有时候也觉得这些同志是不是有点太势利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体育活动也是领导联系群众的一个平台,是改善干群关系的机会,从而可以判定出你的群众基础好不好,人气旺不旺,威信高不高。更多的时候,也是一种心理的需要。你要坐轿子,就必须得有人给你抬轿子,从古到今,莫不如是。如果没有人给你抬轿子,或者说跟随你的人太少了,那你一定会感到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