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9/12页)

庞文和杨翻译官见大车上有一麻袋洋梨,好多瓶烧酒,还有情妇最喜欢的花花绿绿绸缎,满脸都笑裂成纹。庞文点头说:

“大大的好,能干的有!”

孔江子和德松心里,像块石头落了地。

从此,敌人的伙房里,多了一个很卖力气的伙夫……

道水城可真坚固。高大的城墙,上面有密密层层的铁蒺藜,外面有三丈宽四丈深的围城壕。堑壕里面栽着尖利的木楔子,靠城墙根儿还有地雷。城里各街头巷口,都修满工事。各处的明暗火力点,互相照应,覆盖全城。坚固的炮楼子,像树林似的,矗立在半空中。

这就是敌人号称“固若金汤”的道水城。

希特勒的垮台,使敌人惊恐万状。解放区的军民展开的强大春季攻势,步步压到敌人的头上。为了防守,敌人撤退了小据点的兵力,又从牟平调来一中队鬼子,加上原来的一分队鬼子和一大队伪军,集中兵力防守道水城。庞文住在西北角上的大碉堡里,督战指挥。

现在敌人平时不敢露头,偶尔出来,也是在附近抢些东西糟蹋一下,就慌忙逃回,关上坚固的铁城门,放几道岗守护着。没有庞文签署的通行证,老百姓很难进去。

黄昏了。西城门口四个站岗的伪军,没精打采、懒洋洋地立着,像被霜打过的黄瓜似的,耷拉着歪戴帽子的脑袋。他们看到走来两个女人,才提起精神,大声喝道:

“干什么的?”

“啊,老总!俺们是走亲戚的呀!”女人中一个年老的急忙答道。

“她是谁?”伪军问那抱孩子的媳妇。

“那是我的儿媳妇,俺是一家人呢。”年老的女人从容地回答。

“走亲戚?”伪军翻眼横扫着她们,又问:“有通行证吗?”

“什么通行证?俺们刚出门,可不懂这个呀。”那媳妇羞涩地答道。

“没有通行证就休想进去!”伪军说道,眼睛瞪着那年老女人胳膊上挽的盖着红包袱的竹篮子。

“老总,你不让俺们过去可怎么好?天快黑啦!俺是到孩子他姨家去呀!听说他姨家和你们的长官还好着哩。”

“胡说!”一个伪军喝道。但那带班的班长却留神地问:

“你说的谁家?和谁相好?”

年老的女人赶忙回答:

“俺孩子的姨家是财主,就是开丝坊的葛琏呀!前儿听说俺那外甥女跟上你们的翻译官啦,你们不知道?”

伪军们有些吃惊地互相对看一下。那班长又说:

“是有这么回事。放你们进去倒可以,不过我们要搜搜你们带的东西。”

“那多谢老总啦!快看看吧,我这篮子里是些好吃的,有熟鸡蛋,烙饼……”那年老的女人忙掀开篮子送上前:“哎,你们就吃点吧!给我留一些就行啦……”

伪军们倒不客气,拿起来就吃。

“喂,我们还要搜搜这媳妇的身上。”那伪军班长命令着。

年老的女人猛一怔,忙说:

“好老总,她身上什么也没带……”

那媳妇却并不害怕,把用被单子包着的孩子往年老女人的怀里一放,说:

“妈,你好好抱着孩子。就让人家搜吧。”

那年老的女人吃惊地看着她,抱紧孩子。她见她的外衣被脱掉,几乎要扑上去……可是伪军们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就放过她们了。

母女俩进了城门,母亲才擦一把额上的冷汗,悄声说:

“娟子,你把枪放哪去了?可把妈吓死啦!”

娟子看母亲余惊未消的样子,笑着轻声说:

“妈,是你拿的呀!”

“我?我什么时候拿的?”

“我就在他们眼前交给你的呀!”

母亲向包孩子的被单子里一摸,果然有一个硬东西,长叹一声说:

“你这孩子,也不早对妈说一声。看把我吓的。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