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七章 小团体(第2/4页)

这也是王陵之自负惯了所致,以他的年岁,被人夸赞多了,尤其是下面将士经常恭维,他便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沈溪道:“他虽然没有你武力高,但在谋略和一些俗事处置上,比你有见地……你要跟他学的,是一些待人接物的本事,至于战场上如何临机决断,你也要跟他多学学,知道吗?”

王陵之“哦”了一声,虽然嘴上应下来,其实心里非常不服气,他对自己有种盲目的自信。

“你先坐下来,等朱鸿把人带回,加上九哥,我们好好商议一下出兵之事!”沈溪道。

“需要商议吗?其实师兄直接吩咐便可,我们都听师兄的,以师兄的能力,不带兵实在可惜……若师兄领兵出征,这一战一定可大获全胜!”

王陵之不知觉间也开始恭维人了,可惜他的话没太多技术含量。

“你还是琢磨自己该如何带兵吧,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可能亲自上战场!”沈溪摇头道。

……

……

过了半个多时辰,荆越在马九带领下,抵达沈府书房。

近三年时间没见,荆越气质沉稳多了,浑身散发出一种精明强干的气息。

见到沈溪,荆越如同见到有栽培之恩的师长,直接下跪行礼:“末将荆越,拜见沈大人。”

沈溪走上前,将荆越搀扶起来,笑着说道:“老荆,何必行此大礼?你我本属同僚,都为朝廷办事,此番还是我点名让你到京城,希望再能跟在东南剿匪时一样,精诚合作!”

荆越站起后,脸上带着一份荣光。

当初他不过是个世袭百户,跟着沈溪一路升迁,到沈溪调离东南前,已提升为千户。

沈溪走后,荆越失去晋升空间,毕竟地方太平,没有军将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今沈溪当上兵部尚书,特地将老部下从广东征调到京,荆越感觉自己即将迎来人生第二春,对沈溪恭维愈甚。

沈溪请荆越、王陵之和马九坐下来,随即自己也到书桌后就坐,向荆越说明当下的情况:

“老荆,本来调你到京城,是为了有个称心的人在身边随时听用,谁知你刚来京师,边关就发生变乱,我已经跟陛下提请,征调城外地方换戍京师的兵马去宣府,与鞑靼一战……”

荆越站起来,抱拳行礼,表态道:“能跟随大人与外夷作战,是末将的荣幸!”

沈溪抬手:“你错了,这次我不会去宣府,领兵之人乃兵部主事胡琏,他的能力,我是认可的,只是他初次领兵没什么经验,而你,作为军中仅次于王陵之和马九的将领,到宣府后要好好表现……”

荆越看着王陵之和马九。

马九他认识,两个人关系不错,至于王陵之,荆越别说认识,连听都没听说过。

沈溪笑道:“暂时不认识不打紧,凌之,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荆越荆千户,我在东南三省沿海总督任上时跟我一起征讨寇匪,那几年你在三边,没机会熟络,现在认识了,以后务必互相提携!”

王陵之虽然不太通人情世故,但毕竟之前沈溪已对他做出交待,就算赶鸭子上架,也临时学会一些东西,当下抱拳:“荆千户是吧?我是王陵之,跟随沈尚书打仗已有多年,以后多多照顾!”

荆越不知王陵之来历,他听王陵之说话带有山陕一带的口音,又夹杂一些客家话,显得不伦不类,只当这位是近期才跟着沈溪打仗出头之人,没把王陵之看得多重。

荆越心中有一杆秤,掂量到底谁更值得他投资,而此时他想笼络之人,显然是沈溪的绝对嫡系马九。

一个家奴,什么都不是,只因跟着沈溪,从普通的随从到获得军籍,之后在兵部候缺,现在居然一跃成为参将级别的将领,荆越心中对马九无比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