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气吞万里 第五章 博弈 第三十一节 晋中事变(第2/3页)

无锋的决定以最快速度向河间和晋中发去,城卫军南下在即,所有行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好在苏秦和王缭跟随在无锋一道,和晋中士绅的联系沟通也是必不可少,在西疆军进入晋中之前,各种舆论准备务必全面到位,而安全部门和情报系统则需要将各种第二师团本是太平教余孽以及与十四军团勾结准备联手起事的证据也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备齐,好在这些东西对于安全部门和情报部门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两天时间完全足以搞定。苏秦则一方面悄悄联系帝都媒体报刊中为西疆服务的人员,另一方面立即与西疆各主流媒体报刊秘密联络,做好各种准备。

接到命令的西疆军队连夜行动起来做好战斗动员,连崔文秀也不知道为什么战斗动员令会来得如此紧急而又没有任何预兆。不过西疆军良好的军事素质在这个时候也体现了出来,两个游骑兵团和重装骑兵师团一天一夜就赶到了河间城下,而河间府第三军团两个师团也做好了行军和战斗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大陆公历699年3月29日夜,历史上称作晋中事变的兵变爆发,这标志着帝国内战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批带有第四军团第二师团番号的士兵在晋中城外高呼“光复圣国,兴我圣教”口号袭击了驻扎在城外的第四军团第五师团三个哨所,并且还趁势洗劫了城郊几外庄园和民宅,造成数十人伤亡,而晋中府内随即起事响应的太平余孽多达十余处,第五师团奋起反击击退了发动兵变的第二师团一部的进攻,并在最短时间内将消息传回晋中城内,与此同时第二师团一部对第一师团驻守的南门发起进攻,一度占领了南门,久违的三足青鸟旗再次飘扬在晋中府城南门。

接到报告的帝国第四军团副军团长应建明随即宣布晋中进入紧急状态,并立即组织第一师团发动反攻将已经控制了南门的第二师团一部逐出城外。在取得了城内的控制权之后,应建明随即下达命令要求第二师团全体官兵放下武器,接受调查,并在很短时间内就组织第一师团一部和第五师团完成了对第二师团的包围,第二师团以应建明是西疆奸细为名拒不接受应建明的命令,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战况空前惨烈。在无法取得决定性忧势的情况下,应建明一方面将消息报给帝都军务总署,一方面因为军团长许向阳无法联系上,随即向在龙泉和晋中交界的第四军团第三第四两个师团发布命令要求增援晋中,另一方面在晋中府城内的士绅压力下也擅自向西面的河间府请求援助。

3月30日,正在河间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唐河帝国西疆大都护府第三军团军团长崔文秀在接到来自晋中的紧急求援信后,立即下达命令增援晋中,两个游骑兵团马不停蹄直入晋中,配合第四军团围歼负隅顽抗的太平教余孽。3月30日夜,在绝对优势的帝国和西疆联军包围中的第二师团面临最后通牒后,不得不放下武器全军投降。3月31日,西疆第三军团两个师团赶到晋中城下,并进入晋中城内,帮助帝国第四军团恢复晋中城内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晋中事变宣告结束。

晋中事变发生的当天,帝都最主流的两大报刊之一《每日快讯》便在头版头条以《太平教死灰复燃,晋中府遭遇天变》的名目详实的报道了晋中府遭遇第四军团第二师团发生兵变经过,文章在最后还将第二师团师团长徐文涛的生平简历进行了介绍,并暗中影射正是由于帝国军部和第四军团军团长许向阳的失职才导致太平教余孽混入帝国军方高层,致使晋中事变的发生,而许向阳在这次事变中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军团之长居然在事变发生的当夜还在帝都城内风月场所寻欢作乐,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帝国军方高级官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报刊还详细记录了从第二师团长徐文涛营帐中搜出的大量太平教官印、信物以及旗帜等物证,更有数封与一直在逃的太平教匪首尤道方的来往书信,可谓证据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