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浮黎劫 第三十一章 将图只手挽乾坤(第4/6页)

不期有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因神仙犯了杀戒,阐教圣人止讲道法,待子牙封过神方上昆仑,因此闲游五岳,这日正往临潼关上过,被武成王怨气冲开真君足下祥光,真君拨开云彩往下观看,见武成王被四路兵追,早知其意,乃命黄巾力士,用混元幡将黄家车马移出临潼关,真君又将葫芦中一捏神砂望空洒下,化五百里神光,将四面山河尽数笼罩其中。

太师与四路兵马正赶之际,黄家车马已然不见,太师心中疑惑:“方才看得分明,如何忽然不见,必是有高人施法遮护。”太师在墨麒麟上,将双鞭挂起,掐指演算,却如雾里看花,朦朦胧胧,无奈,只得暂时就地扎营,等候消息——这是真君道德奥妙,法宝精奇,将葫芦中一抹沙尘化神光笼盖山川,颠倒五行,遮断天机,使太师不能推算,太师不能识破。

且说黄飞虎父子兄弟家眷一行二千余人,正仰天叹息,走投无路,忽然四下里白雾苍茫,星海蒙蒙,身不由主飘飘而起,俄而又落下地来,如梦方醒,揉眼看时,见已出了临潼,愕然不明所以,事在紧急,不及深究,驱车马径往潼关下来。

清虚道德真君在空中,见太师与三处兵马按兵不动,黄飞虎虽出了临潼,离此不过千余里,潼关若见黄家动静,数刻即可传回消息。真君道:“也罢,既是我遇上此事,一发成全了你。”又将手往下一指,只见五百里神光中一气腾起,化为一彪车马,搅动风烟,往朝歌滚滚而去,太师在军中,运神目八面观瞧,见尘头大起,太师自语:“怎地飞虎军马倒杀回朝歌去了?”心内纳罕,然而朝歌乃是王都,太师焉敢掉以轻心,传令三处兵马且回关隘防守,自己催动三军,往孟津赶回——太师虽然也是名门高弟,有道之士,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善察机微,五行大道,倒海移山,闻风知胜败,嗅土定军情,但真君这个玄素葫芦非同等闲,乃昔年鸿蒙初剖,天开地辟,昆仑山上生就灵根一缕,结七个葫芦,真人葫芦即为其中之一,内藏先天一气,复被真人心神炼过,有无穷玄妙,任你得道真仙,到此也是阴阳幽晦,暗昧难明,太师纵有道力,焉能破其迷梦?故此急急追还朝歌。

真君见太师去了,收神光,乘云气,径转高山,黄飞虎乃四海名将,勇猛莫敌,久掌军权,威势严重,满天下只惧太师一人,别人何尝在其眼底?因此一路虽遇阻折,终究被他杀出潼关、穿云两关,裹了界牌关总兵黄滚——黄滚非是别人,乃飞虎亲生老父,因此上飞虎挟其同归西周——一起往汜水关下杀来。

汜水关总兵官乃是韩荣,虽则骁勇善兵,飞虎也不曾放在心上,只是韩荣麾下却有一名异人,乃蓬莱一气仙余元门人,人称七首将军,其人习得左道,法术通玄,座下火眼金睛兽,有一杆奇幡,名戮魂幡,举在空中,黑气遮天,平地拿人,凡人纵有勇力,无可抵挡。

黄滚镇守界牌,与汜水切近,因此知晓此人根底,与众儿孙备述其利害,有周纪不忿,大叫:“据老将军所言,余化乃一术士,不过仗其左道邪术,有何能为?老将军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老将军请安,到那汜水关下,两军会战,且看我兄弟手段如何!”飞虎听了老父之言,本来也有些惊心,周纪一番慷慨陈词,黄飞虎豪气复生,心道:周纪言语虽然粗莽,也是道理,我黄飞虎官居天下兵马大元帅,除太师之外,惧过谁来。因此雄心勃勃,策动五色神牛,领了二弟黄飞豹、黄飞彪与三子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及黄明、周纪、龙环、吴谦诸将,一行人出列摇枪,擂鼓宣威,韩荣、余化得报,领兵出城,来战众人。

却不料黄滚所言非虚,这位余化若论本身武艺,也只寻常,与黄门众将对敌,每每落败之际,将戮魂幡取出,摇一摇,黑气冲空,众将倒撞下地,黑气如蛇,缠绕其身,浑如黑茧相似,一个个昏昏沉沉,俱拿入军中,来见韩荣,韩荣命:“将逆贼打入木笼囚车,解上朝歌,见太师复命。”余化应命,点人马三千,把黄姓犯官共计十一员,解往朝歌。众官置酒与余化饯别。饮罢酒,一声炮响,起兵往前进发,一路晓行夜宿,也非止一日,复过了界牌关,将到穿云关前杀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