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侯大利成了嫌疑犯 嫌疑人侯大利(第5/6页)

在场之人都是老侦查员,听到这七点,都明白这肯定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杀人案。杀人者是谁,还无法判断。

法医老李汇报了尸体解剖主要情况。第一点,黄卫身上只在脖子上有一个伤口;伤口四厘米长,深达五厘米,割破颈动脉。第二点,血液喷溅在地面有两米多,血液痕迹与颈动脉伤口相符。第三点,黄卫手臂等部位没有抵抗伤。第四点,黄卫死亡时间在十一点左右。

随后由重案大队长陈阳汇报调查走访情况。第一,侯大利进电梯时,与陈萍相遇,双方有争执;陈萍和邻居都证实了这一点。第二,侯大利开了一辆豪华越野车,守门师傅有印象;这辆车出来的时候,正好在重播《江州新闻》,重播时间是十一点。第三,通过调取黄卫手机,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侯大利的,时间是十点四十二分,通话时间极短。

三人汇报结束,现场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副局长刘战刚问道:“侯大利为什么要去找黄卫?”

得知黄卫遇害以后,朱林与侯大利有过交流沟通,心里有底,神情平静,道:“这事是我安排的。杨帆落水以后,有四组民警分别询问了追求过杨帆的男同学。105专案组怀疑杀害杨帆的凶手是追求杨帆的男同学。由于当时没有立案,如今找不到杨帆案的资料,而黄卫有记工作笔记的习惯,记录了当时调查情况,所以,我跟黄卫联系以后,派侯大利去借笔记本。”

在黄卫的通话记录中,倒数第一个是侯大利,倒数第二个是朱林。

刘战刚又问:“为什么是侯大利一个人去找黄卫?”

朱林道:“我安排樊勇到警犬大队联系工作,葛向东和田甜到了省刑侦总队,参加杜文丽颅骨复原经验交流座谈会。侯大利是去借笔记本,并非办案。这就类似于我找陈阳借钢笔,用不着两人同行吧。”

刘战刚道:“宫支,你谈谈。”

宫建民一直低着头看材料,被分管局长点名后,抬起头,道:“从现场勘查和尸检来看,行凶者是有预谋作案,趁着黄卫不备,一击得手。这就有两个条件:一是凶手身手好,心理素质好,非常冷静;二是黄卫不对其设防。正因为不对其设防,所以黄卫身上没有抵抗伤。另外还有两点,黄卫手里为什么拿着侯大利的手套?侯大利在十点四十二分接到黄卫电话,说明他们不在一起,为什么侯大利要在十一点才离开车库?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侯大利具有作案嫌疑。”

朱林心平气和地道:“侯大利为什么要杀黄卫?没有任何动机。他找黄卫是我安排的工作,从刑警老楼出发到回到刑警老楼,不到一个小时。他没有任何异常之处,至少我没有发现有任何异常之处。”

“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激情杀人。陈萍和侯大利吵了架以后,侯大利和黄卫又发生冲突,控制不住情绪,导致恶性结果。”宫建民缓了缓口气,道,“侯大利具有嫌疑,但是并不一定就是他。虽然我很不愿意将侯大利列为嫌疑目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会把侯大利列为嫌疑人的。”

朱林反对这个推论,道:“激情杀人不会提前破坏监控设备,谁提前破坏了监控设备就是谁杀人。若是侯大利激情杀人,那把双刃刀从哪里来的?建议请电信方面的专家检查监控设备是被破坏还是设备故障,这一点很关键。”

宫建民最初见到黄卫遇害时是怒火冲天,如今冷静下来,只觉得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刑警支队刚刚通过长青县灭门案的考验,黄卫遇害将成为更为严峻的考验。不管是不是侯大利作案,从现场情况来看,作案人都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破案难度比长青县灭门案更大。

如果出现警察杀警察的事件,那必定是轰动全省的爆炸性新闻,江州市公安局必然在全国公安系统出大丑。局长关鹏对此有十分清醒的认识,进入会议室后,眉头紧锁,脸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