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5页)

三人同时低头,是一位扎着两根花辫,表情狼狈,泥土都溅满裤腿的年轻女子。她脸上慌得不行,似乎就要哭出声来。

付花花担忧地询问“大妹子。啥事这么慌张啊”

“大姐。我把今天副食品商店的营业额给弄丢了”女子声音带着哭腔,“可怎么办哦好大一笔钱呢,要是找不到的话,我这辈子都还不上的。大姐你有没有看见”

付花花摇头忙道“大妹子,你和衙不,就是报警了没呀”

“我和派出所的同志说了,他们只让我告诉他们掉了多少。让我不要慌,安心等。说是捡到的人肯定会交给公安局或者是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等公家的。”女子声音依旧在发颤,“但我怎么可能不慌,我都在这条路上来回走了三遍了也没找到,要是不还给我可怎么办”

温筱暖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是“警察莫不是在说笑话”。掉了这么大一笔钱,居然让苦主回去等

不过很快她又自嘲地笑了笑,这里可是民风古朴的六零年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这里的主旋律。拾金昧下才是小概率事件。

果然,付花花露出不满意的表情“大妹子。你把俺们乡下人当啥了,俺们有手有脚有饭吃,会贪图公家的钱吗你就听警察的安心呗。”

大柱也跟着帮腔“就是。更何况俺们村是县里被评为优秀先进村的,连挖煤机都是率先分给俺们的呢,怎么可能做偷鸡摸狗的事”

女子慌乱得脸都红了,忙摇头“我,我没这个意思”

付花花又道“大妹子。俺觉得警察他们说得很对,你应该回警察局去等。你看这天都黑了,田里人烟稀少的,水渠土沟又多,你别找不到反而把自己摔伤了。反正我们也要去县里,可是捎带你一程。”

温筱暖挑了挑眉,这大晚上的,哪个女子会如此简单应约上陌生人的牛车,尤其这上面还坐着孔武有力的陌生男子。

“啊大姐,那就谢谢你了。”女子犹豫了会后,感激地点头。

温筱暖“”这也太没警惕心了吧。

三人变四人,牛车的速度依旧没有变慢。

不同于大柱和付花花对温筱暖的小心谨慎,新上车的营业员对温筱暖没有敬畏感,尤其见对方温声细语的安慰,她心头一酸,瞬间打开话夹子。

温筱暖趁机问了许多事情。

比如,现在日子渐渐的又好过了,县里和村里不再盲目要求生产粮食和炼钢,他们将目光重新转移到其他民生方面,比如建立了一个民声箱让老百姓叙述心声的匿名收件箱。

每周一就会有工作人员整理信件,从中选出最需要解决的事。

比如一个月前农民向上反应说到“种田啥时候能不靠天吃饭”的灌溉问题。

中央发出号召要彻底解决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力争做到农田旱涝保收。

从市到县到村积极配合,不辞辛劳的水利专家和村干部们,从最偏远的村镇开始,一步步搞勘测,寻找最合适的水源地点。

在他们勘测时,当地的农民自发地用砍柴刀给他们带路,又是送水送菜,气氛其乐融融。

又比如三个多月前,县里向村子里号召农人申请高产量的试验田种植,宣称每一个报名的农民不但能免费拿到高产量的小麦种,若是没有种植成功也会得到村里相应的补贴。

因为国家兜底,虽然各村怀疑的人有,但更多的是积极响应的人。现在都已经收割完一批了,田地里重新种下的种子,新长出来的芽绿葱葱的特别好看。村里务农最久的老农都死盯着青苗,热泪盈眶地感慨,“这才是真正的高产量粮食啊花兔国人以后可以不用饿肚子了。”

这种情况也馋坏了之前不信任的人,他们都蹲在村支书处,眼巴巴地等着村干部发新的种子。

再比如一个月前,村里有个人在县城开了一家围巾、服饰店,其实就是从附近的纺织厂进了一些边角料,缝合在一起做成有花色的衣服、围巾还有手工花札,居然大受欢迎,一个月就赚了一千多块,都成了镇上的榜样,还被村支书喊着上台分享经验,这在以前哪敢想啊,偷偷跑去镇上卖豆腐花都会被抓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