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折分天地 化梦游仙(第4/5页)

就像是一个匠人,跟着师傅,有一学一,有二学二,也能搭起一个房子来。

可他从头到尾,也只会搭这么一种房子,让他别出机杼,重新设计一个,就只能是瞠目结舌,不知所以了。甚至让他去修葺一座别样的屋舍,他都做不到,只能是全拆重建。

余慈现在就是这个阶段……略强出一筹。

因为,他拥有一部《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这部以符法为根本,讲述推衍之术典籍,为他展示了包括“紫微帝御”在内的多种多样的神通法理。

他的眼界见识,包括对其中法理的思辨,远远超出一个只会模仿的匠人。

他也不是仅仅就只懂得“紫微帝御”这样一种能够搭建在真实之域上的神通手段。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很大,胆子更大。

尤其是“招来”虎辇玉舆隐轮之车后,他发觉洗玉湖上下,三元秘阵之中,颇有一些上清宗的禁制痕迹,如今虽说扭曲异化得厉害,但法理上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毕竟是玄门正宗,对于“大道”、“法则”的阐释,深邃明透,极具权威,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更易的。

也就是说,在这片水天之间,仍然是一个“亲近”上清法门的环境,“解读”起根源于上清道法的法则,也有着天然的便利,可以省他不少力气。

余慈虽不敢说什么“化腐朽为神奇”,也不指望能够创立出一种全新的结构,可在多重选择之下,取其精华,择其优势,拼接整合,也还是可以尝试的。

同时,他也需要通过这种折分、组合,进一步掌握真实之域层面的神通手段,为今后艰险的考验做准备。

他没有忘,也不会忘、不敢忘:

世间从没有什么后圣,有的只是渊虚天君!

由于余慈的能力还差了些,“准备时间”就显得比较漫长。

也因此,他在招来辇车之后,就已经在布局,通过种种神通,将各方人心变化,尽可能地掌控在手中,纳入到自己的节奏里来。

到目前为止,进行得非常完美。

他通过真实之域的神通威能,封锁了水底秘府周边水域,也搭建起了基本的结构。

虽说里面也是东拼西凑,算不上系统,可赵相山一拨人的连番“试探”,反而是刺激了玄妙的生发。

最初,水德星君其及所属道兵,还纯粹是“紫微帝御”神通所化。

但到后来,除了“紫微帝御”的影响,另一种更为高妙的神通渗透进来。

那便是真文道韵,其源头,自然就是——

万古云霄!

这正是余慈所认为的,更好的选择。

和“紫微帝御”由各方推举拔高,借势写意的挥洒不同,“万古云霄”是经过了余慈对《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深层脉络的梳理、准备,以符法之精义,阐释推衍玄妙,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并在此过程中,洗炼了身心内外,包括“心内虚空”,亦受其法理影响。

对余慈而言,在“万古云霄”上的造诣,无论严谨还是厚重,都远远超出“紫微帝御”一脉。

更不用说,在上清宗内部体系中,“万古云霄”也要稳压过“紫微帝御”一头。

特别是其间“道尊遗韵”,有“气化三清,传布玄理本义,演示诸天万法”的绝伦气象,也正是“真文道韵”之所出。

这一回,余慈的突破在于,并没有摆出“三清境”那样的大场面,也就是没有拿出承接“道尊遗韵”的载体,而是试探性地模拟、抽取一二真意,加持在“紫微帝御”法门中,也加持在了自家的符法神通里。

他所依仗者,实是当年葛祖师将“万古云霄”之法,化入上清宗各个典籍之中的神通手段,亦即“一脉相承、万法归宗”的根本要旨。

《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中,能推衍出“万古云霄”;那么“诸天飞星”秘术之中、“紫微帝御、太霄真宰”的法门里,自然也不会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