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光怪陆离的异世界,新的视角。(第2/3页)

如果加上上一本书的“隐形”、“生存权”、“功夫”、“克隆”、“时间痕”那五个故事,那么这个系列到目前为止,一共已经有了十个故事。已经超过了最初对这个系列写七个左右故事的计划。当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系列的受欢迎程度。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个系列应该还会继续下去,因为我觉得依然还有下笔的空间,依然还有值得关注的视角。而目前为止,在大陆这个小说环境中,类似的系列故事依然还很少。这也是我对这个系列保持兴趣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上一本书,每一个故事反映的都是独立的视角,比如说对其他生物的生存权的关注,对计算机智能化的思索,对克隆技术可能会引起的异变的担心等。这一本书,相对来说更多的是关注人性的视角。比如说“转生”中对不死人的关注,“教堂”中对善恶和信任的关注,“刺青”中对恐怖主义的关注,“记忆”中对每个人内心深处“回忆”的关注等等。

相对来说,人性或许是一个比较模煳的概念,因此这次的系列故事中突发事件比较多,既定的,如“克隆”那样对专门事务作讨论的案子则比较少。另外,我个人觉得,这本新书更好像一个包含着几个小故事的大故事,整体性相对更强一些。

由于新书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远离中国的欧洲,本来有想过把书名定为“欧洲篇”,后来觉得这样似乎没什么特色,所以放弃了。“刺青”是这几年很流行的东西,而且我个人觉得这两个字里有一种很神秘的气息。比较适合异现场调查科这个系列的基调。

下面说说,我最后一个月对稿子修改时的一些想法。最初修改的时候,我会想这本书虽然是独立成篇,但毕竟和前一本书也有所关联。如何让没看过上一本书的读者也能迅速进入状态,这是我第一要头疼的。我还头疼的是,是否需要把所人物的背景重新交待一边,而且还要不着痕迹,照顾到老读者的感情。

修改之后,我觉得以上的问题,我基本解决了。即便新的读者还有疑问,也不会影响整体阅读了。

另外还要说的是,修改后的稿子,和之前在杂志上连载的稿子还是有很大出入的。很多细节做了改动,很多人物也有了变化。希望之前看过杂志连载的朋友们,能够继续关注新书。

新书的核心人物没变,故事风格没有变。而经过后面这五个故事的创作,我觉得,整个E科故事覆盖的题材范围则更广了。同时,由于这次基于全球E科的视角,涉及的人名也更多了。如果把前后两本书放到一起后,从故事的数量和读者的数量来看,这个系列已经是异能类小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要感谢所有朋友的支持。

E科的故事,在接下去的章节,将会把重心放回亚洲。我也希望读者能够给我提供更多的关注视角。比如说“外星人”,比如说“间谍”,比如说“海盗”,比如说“体育类”的视角。新的视角,新的尝试,新的特异功能,就是我们这个系列关注的方向。

君天

2008年11月16日

以上为旧版2009年单行本的后记。我在做电子书修订的时候,犹豫要不要把这篇去掉。但为了作品的完整性,我想还是保留下来吧。这一次的电子书,是把全六册的稿子统一修订,所以每本书的目录也做了调整。原本第二册的“黑色博物馆”,被调整到第一册去了。替代其位置的,是没有收入过单行本的“连环自杀案”。这是时飞扬和诸葛羽联手办的一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