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补全了(第4/5页)

刘义符也很痛苦,早知道死后这么惨,我就好好执政了!几次闹事想逃走,刘裕揪着他去磨坊,让他看,冯跋现在不再拉磨,升任狱卒,那杀了他一百个儿子的冯弘在蒙着眼睛捆在架子上,被他抽打着转圈拉磨。

冯跋对于抽打这臭弟弟充满狂热。

被小帝镇中其他人呼为‘比水椎还好用的自动石碾子’。

刘启和他们争论了一番,最终被阎君说服,好吧,魂魄是一样的。

过了半个月,他又看到令人发指的案例,一个儿子为了夺取父亲迎娶的继妻、他自己的继母,竟然杀了父亲!

“这样的畜生也能只判一甲子?这公平吗?这合理吗?就算地府不讲究礼法,也得有人性吧?父母养育之恩他不顾,伦理纲常也不要?地府这样轻判就是在助长这种行为!”

阎君们正在啃螃蟹:“我觉得合理。”

“我也觉得合理。”

“助长个屁,我们怎么判人间知道吗?他们还以为请僧道做法就能消除罪过呢!”

“地狱的轻重不同,他这样的罪犯有粪坑地狱,泡六十年足够入味”

“你别说话!吃东西呢!”

这正是吕雉送来的螃蟹,作为阎君夫人,她和其他人都每个月送一两次食物过来慰劳丈夫。

人间流行用盐和酒糟、糖、醋腌制活螃蟹,腌好之后可以生吃,如果矫情也可以蒸熟了再吃,但风味会损失很多。

地狱的悲惨程度并不相同,折磨肉体的,折磨精神的,还有像黑水潭地狱那样不疼不痒没声音不能动弹就是窒息咕嘟咕嘟咕嘟的地狱。对应的正是不同程度的罪行。

阎君们和他沟通探讨了抠两只螃蟹的时间,刘启的理智认为他们说得对,但心里不能接受。只好愤愤的离开了,本打算去找螃蟹吃,又被人拦了回去。判官现在有下班时间,有休假,但在工作期间禁止离开。

某一位阎君看着眼前巴掌大的螃蟹,一拍桌子:“这太小了!”

“这不小了,当年周天子八珍那个螃蟹,才真小。”

“蟹酱就叫蟹酱好了,非要叫胥,小官也叫胥。那时候我特别想问伍子胥,他名字里那个字是什么意思。”

“我们应该让各地山神河神湖神进贡山珍海味,他们闲着也是闲着,捞点螃蟹、胖头鱼也不算什么。”

神仙阎君依然是不吃东西的,托着腮在旁边以蜗牛的速度阅读文书,坏心眼的出主意:“你们去海里找一只那么大个儿的螃蟹来就够吃了,一只够八个人吃。”

阎君当即派人去,不多时,扛回来一只足有四五岁小孩大小的螃蟹,那大钳子大爪子,看起来就非常粗壮。

用一缸糖、一缸醋、一坛酒和三斤盐腌制起来,三天后,这大螃蟹第一百零八次越狱,又被鬼卒用木棍戳了回去。大木盆周围全是扑腾出来的调料,大螃蟹伸伸腿就能翻出去。

这螃蟹在调料里养了好几天,就是醉不死,他站起来就喝不着调料和酒,最后不忍心看它饿死,让鬼差索命,抓走他的魂魄。

至于味道吗,自然是不尽如人意。

……

人间三十年间,两个国家换了好几个皇帝,北魏继续去母留子。

事实证明,杀掉太子的亲妈并不耽误皇后升任皇太后之后指手画脚,皇帝也会很依赖乳母。其他朝代的皇帝继位时,还有母亲陪伴在宫中,只有他们是年少且铁定的父母双亡。

拓跋焘虽然小名佛狸,但整顿佛教时毫不手软,小名是父亲起的,他信了改良版的五斗米教,并自称为太平真君。某地谋反时,寺庙中藏有兵器,他差点灭了这寺庙,转脸就要求五十岁一下的和尚全部还俗服兵役!拆毁寺庙,收回所有金银。太子很反对这一点,却无可奈何。

嬴政欣慰极了:“是个聪明人。”他没拿到具体数字,抓出来的壮丁应该有数万人。但不该让这些人去打仗,他们临阵倒戈会损失惨重,应当让他们去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