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谶语+太宗(第2/6页)

正确的办法不是自己去找,而是抄写够几个月租金的书之后,顺道去找阎君请教。

母女二人隔着屏障,坐在同一张席子上,心念一致:她真是柔弱可爱,我要照顾她!让她开心。

长孙无病低声说:“我收集了许多王羲之的真迹,打算送给皇帝,叫他宽心移情,你要看吗?”不只拜托自己的小姑子,也请汉朝的皇帝皇后们帮忙,尽力收集了八篇,还有一些其他著名书法家的字迹,也有一些。听兕子说她去世之后,皇帝每天哭数十次,那得伤心成什么样啊。

李明达趴在壁垒上:“真迹?我要看!!娘你好厉害!”

她抱出来一个大木桶,里面有些装裱好的墨宝,一幅幅的展开给她看,很多,也很美。

李明达也已父亲的笔迹写了两首诗送给她,依然是真假莫辨。

……

阎君之中有一种通用的硬通货,并非以物易物,而是非常踏实好用的硬通货——‘替你工作一天’。

很多谶语都非常灵验,但在事情发生之前永远没法解读,也不知道那些是真的那些是编的,事情发生之后呢,人未必能见到,只有鬼能徒劳的拍大腿。譬如‘灭秦者,胡也’万万没想到是应在胡亥身上。‘今年祖龙死’的玉璧当时让始皇很愤怒,还让博士写《仙真人诗》来驱邪,死后再想想就觉得这就是胡乱诅咒,‘今年**死’竟然是常见的骂人句式。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则被认为是楚国人瞎编的结果真灵了。

出土的大石头‘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被人认为是王莽自己做的,可是‘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语,一开始都以为是刘歆,没想到是刘秀,这不是刘秀编的,他当时还跟着哥哥呢。

‘代汉者当涂高’这个谶语让无数乱臣贼子跳脚认为自己就是涂高,从曹丕等人都找来一大批文人,生拉硬拽牵强附会的把自己的姓氏和涂高这俩字解释在一起。汉末开始流传一直到现在的‘金刀之谶’(卯金刀),不仅让刘氏在各个朝代踊跃谋反,起名叫刘光秀什么的,还让皇帝拿金刀切瓜时都被大臣劝不能用!!

阴间认为这就是汉朝的遗老遗少不甘心四百年天下败亡,编造的谶语,指望天下刘姓是一家,谁能帮他们复国。虽然刘邦本人不信,但人间的刘氏基本上都信。

皇帝和大臣也信,到了李世民当政时期,有个叫刘恭的人说自己脖子上的皱纹是胜字,当胜天下。被抓起来,李世民看他太废物,就给放了。但是前些年另一个人刘简(刘兰成)的将军信了,被腰斩。

有一个参与玄武门事变的刘师立被人造谣,说要谋反,李世民因为其态度诚恳,没杀。

到了隋朝时,‘桃李子,洪水绕杨山’推算出李氏做天子。为此杀了李敏全家。

这次人间宫宴行酒令,要讲各自的乳名,李君羡自白了小名叫五娘子。他官职是左武卫将军、封武连县公,属地是武安县,简直把女主武王四个字占全了。他也是从龙功臣,以前每次征战都不畏生死,奋勇争先。李世民就解了他的武职,给改成文官了。

嬴政拉着朱砂痣阎君的手:“综上所述,神仙能告诉我,女主武王究竟是谁吗?”

朱砂痣阎君笑嘻嘻的掏出一个大枕头,对着他充满暗示的晃了晃。

嬴政:……我要不是跟你熟,知道你的意思,还以为你对我有什么非分之想。

“十天。”

“一个月。”

“十二天。”

“一个月。”

“十五天,十五天不少了。现在还算太平,每人每年一个月的轮休,我不能都给你。”

朱砂痣问:“阿政,你留着假期有用吗?还不是看书和了解人间局势?”

“有。”

“那……二十五天?”

怕老婆阎君:“我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