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相见(第2/6页)

“不要管他们。”

武曌忘了询问帝镇中的状况,又观察了一下,看到十多名美貌妇人,只有一个站在丈夫身边,另外那些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她立刻想歪了,并为此生气,又尽力收敛了怒气。神龙政变到临终前的十个月,让她感慨颇多,当皇帝时的傲慢也早已淡去。

格外柔和的看着高宗:“天皇最了解我,知道我为什么称帝么?”

李治已经为她辩解了很久,编了无数的谎话,现在的愤怒委屈和激荡的情绪他有点绷不住。“我不知道。”

武曌把心里三分气恼表现出十分委屈:“我老了,有点小孩子脾气。他们一个个的都骂我,骂了几十年,从上官仪开始,说我专权,我总不能遂了他们的心意,他们说什么我就听什么,那要我何用?尤其是那篇讨武氏檄,写的虽好,却更叫人生气。既然太后是专权,是牝鸡司晨,我就索性称帝,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简而言之,我叛逆了,我逆反了,你们要我还政,我偏要抓的更紧。不!许!跟!我!抢!

李治觉得这解释太合理了:“哼。你一向如此。”

什么都要抓在手里,事事都要受你控制。对我如此,对朝政和儿子也是如此。

全帝镇都觉得合理,没错,但凡当过皇帝的都晓得什么是叛逆。

皇帝永远是少年:逆反+喜欢年轻小姑娘+爱玩。

李世民心说:呸。还不如说是忌惮李显要夺权。

长孙无病暗自沉吟,这武氏到真是不傻,识时务者为俊杰。医书上说老人健忘瞋怒,情性变易,食饮无味,寝处不安,子孙不能识其情,惟云大人老来恶性。她到是会自嘲。

两人在暗中观察,主要是想观察李治。他被这个女人迷惑如此,因为什么?就因为她丰满婀娜?

夫妻二人一对眼神,都明白对方的意思。武曌死晚了,她被逼退位,地位骤降,她想明白自己是什么身份、即将面对什么事。生前为了防止坟茔被李唐后人报复,要求合葬,死后哪敢傲慢。要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暴毙了,来到帝镇见到雉奴,未必会拿出这般柔媚。

接下来就开始甩锅,杀李贤是派去的大臣表达不清楚,酷吏们违反了她的要求,她要的是狗但是狗发疯了,最后都被杀了。而李唐宗室什么的,谋反可不是一次两次。看看吕后的先例,不杀刘氏宗亲,结果呢?自己家被灭门了。

李治心说:我觉得武氏也长久不了,也得灭门。

李渊气的锤儿子:“看看李治那张脸,他快要信服了!快要重修旧好了!这婆娘灭了我满门,我绝不能容。在唐朝,居然有李唐宗室算是谋反?”

李世民无奈:“别说这话,我有三个儿子谋反。”阿耶真是气糊涂了,我还说元吉谋反呢。他俩也说我谋反。

冷静的思考了一番之后…现在是皇帝是她儿子!即便我杀了武氏,那李显也依然是我孙子。可是俗话说得好,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阴间这里无法彻底杀掉一个人,实在是太麻烦了。

他看到看热闹的汉朝和隋朝,也看到紧张的兄妹二人。

刘邦也为了看热闹,千里迢迢的从山中回到帝镇中。不禁叹息:“美则美矣,李治的心胸实在过人。”就为了胸大腰细屁股翘和妩媚多情,再加上儿女们,就能吧这么多事都放下了?“吕雉,你觉不觉得你心眼小?这也是另觅新欢,这也是要易储,人家就心宽。”不行,太久没和她互相叫骂,有点生疏,话中的纰漏有点多。

李渊、李世民、李弘的门前、院内有不少人,有些人坐在席子上,等着水开泡茶,没办法自己家太远了,看不见热闹。

吕雉看对面那俩腻在一起,心里羡慕的发酸,还佯装淡定。听他这么一说,就挽住嬴政的手臂,与他咬耳朵:“武曌可真能辩解,隋唐这帮人一个比一个能说。说的还都合情合理。”就是不搭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