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第4/5页)

独孤伽罗心领神会,果然和我们猜测的一样:“武皇后,狡兔有三窟;仅得其免死身。”她引用孟尝君的故事,建议她要格外小心,不要因为一时安全就放松戒备。

武曌问:“孙辈隆基果是明君么?”很显然,如果他是昏君,祖宗们会殴打他。如果他是明君,是唐朝的幸运,可在他来找我寻仇时,未必有人来帮我。啧,李弘现在倒是努力练武,可他不该受困于此,李妙儿又不成器。靠自己靠自己。

“当前来看分毫不差,姚崇十计,有贞观之风。”

简略的说了几句话,等到席间推杯换盏,开始聊起无意义的话题,说起盗墓、地府对盗墓惩罚的那么轻、虽然放在墓里却消失的石床和墓志铭、又说起遇到了哪些故人。

人间盗墓是死罪,按杀人那么判,阴间却按照盗窃判,令皇帝们格外不满。幸好大部分盗墓贼都有命案在身,也跑不到哪儿去。

虽然都是盛装打扮,奈何环境不行,也没有乐舞伴奏,这顿饭吃的颇为清净。

李渊不慌不忙的问:“文帝是我的旧主,也对我有恩。如今看到你们在镇外清闲自得,我心中舒服很多。”

杨坚知道他们想知道什么,把酒杯轻轻放下,抚须露出隐士的微笑:“功名利禄误了多少人的前程。生死之间,一切都似真似幻。武曌,我听说与禅宗神光、六祖慧能素有往来,如今你也不记挂他,他也不记挂你。正是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独孤伽罗:“我们住在庙旁,常去听经。”

唐朝的帝后们给佛寺捐钱供奉,也读经,但记的不多。这种时候是专业人士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武曌端着酒杯和他们侃了半个时辰的佛理,她深入研究过佛经——初期为了在庙里升职。

其他人看着眼前的肉食,只觉得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杨广本想嘲笑她,当过尼姑,睡过和尚,号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真可谓佛子。忽然皱皱眉头,心里也觉得这话像刘欣说的,奇怪,我不过是追着他揍过两次,怎么会学的他的怪癖呢。

赵飞燕施施然来迟:“聊完了吗?有完没完了?我对佛经不感兴趣,到想见见天魔舞什么样,比我如何。”夸耀的很厉害,但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打坐时,魔女跳舞没能让他意乱情迷,应该是不如我。

众人起身移步去她家里,看她跳舞。

她先跳了一曲张若虚的诗:“…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随后又是武曌那首赞美死后生活远景无限的歌,赵合德一曲歌罢,看众人神色都有异,不由得暗自感慨,这诗实在不错,忒有深意,大概只有皇帝丞相才写的出来。

李世民横抱着琵琶,用拨片弹奏,情不自禁的看了一眼武曌。这试探有点过于明显,没告诉她计划是什么,她果然猜不出来。

宴席间李渊李世民都没有追问杨坚现在在做什么,别人也不好多问,等到日暮西斜,酒已喝干,宴席散去。

隋文帝夫妻出了李渊家的院门,拱了拱手,身子一轻顺风飘走。

李世民目送他们离开,不到片刻,长孙皇后拿来一件半灰半白,色泽斑白脏乎乎的大氅,他接过来往身上一裹,同样顺风而起,远远的坠在二人身后。

李旦:“哇!太宗会飞?”他试着蹦了一下,还是落地了。

又蹦了一下,这次竟然没有落地。

李弘恰到好处的接住他,抓着他的腰把他举起来。

二人:“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武曌惊诧道:“原来如此。”难怪试探的不认真,也没有盘问,原来是亲去跟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李渊对李治点点头,好小子,真没泄密。

刘彻叹了口气:“好计谋。”可惜我们当时时间差的太远,要跟踪嬴政太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