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7/8页)

这天,谭佩玉找谭盛礼说了自己的想法,与前两回的自卑担忧不同,眉间难掩羞色,谭盛礼与她说了会儿话,然后去了书铺……

回来时,就看到刘庄父子站在院子里,刘庄穿了身簇新的衣衫,刘子俊则穿着身半新不旧的长袍,两人是来辞行的,说准备回老家了。

“不等乡试结果吗?”

刘庄看了眼刘子俊,眉目舒展开来,“子俊说学识者众多,他这次没有希望,回家好好读书,三年后再来。”他没读过书,不懂那日谭盛礼话里的含义,他跑出去没追上子俊,又去子俊爱去的酒楼找,哪儿都没人,回家等到半夜,子俊醉醺醺地回来,跪在他娘的床榻前跪到天亮。

清早,收拾了平时应酬穿的衣衫服饰出了趟门,回来请了个大夫,还送了他件新衣,有些话子俊不说,他却感觉得到,他引以为傲的儿子又回来了。

谭盛礼请刘庄进书房说话,刘子俊在院子里看大丫头喂兔子。

大丫头好奇地看看他,拿起手里的青菜,“叔叔也要喂兔子吗?”

刘子俊蹲下身,接过大丫头手里的青菜,小声道,“那日对不起,耽误你和你祖父出门了。”

大丫头双手握着菜叶,凑到兔子嘴巴边,不甚在意道,“没关系,家里少有来客,你们能来,祖父定是欢迎的。”

“你祖父……”提到谭盛礼,刘子俊心情复杂,原以为是个平平无奇的书生,到头来他眼拙,不识人。

见他不往下接着说了,大丫头主动问,“你是不是觉得祖父凶?”那日她在屋,听父亲说有人泪流满面地跑出去了,神色凄惶,肯定挨训了,大丫头劝他,“祖父不凶,你听话祖父就不凶你了。”

望着这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刘子俊惭愧地低下了头,“你说的很对。”

“其实我父亲也经常挨打,祖父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别记恨他,他是为你好,父亲若没有祖父,连县试都过不了。”童言无忌,大丫头半点没有背后抹黑她老子形象的意识,两人身后的谭振兴满头黑线,这话谁教大丫头的,谁!

“背后莫道人长短,祖父没教过你吗?”谭振兴沉着脸,语气不善,听到他的声音,大丫头咧着嘴嘿嘿笑了,“父亲,你不写功课了吗?”

谭振兴:“……”

要不怎么说他喜欢儿子,就大丫头这德行,幸亏是闺女啊,如果是儿子,不得被他打得皮开肉绽啊……

天气晴朗,微风徐徐,父女两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僵持着,望着这幕,刘庄笑了,笑着说起家里的事儿来,“子俊娘的病已经好了,之前手里没钱,请不起好的大夫,子俊卖了衣物,又把宅子卖了,手里头有钱,送她娘去医馆,几副药下去好多了。”他就知道,谭老爷是有大智慧的人,子俊同他说会话就活过来了,他要跪下给谭盛礼磕头,谭盛礼扶起他,“刘兄这是作甚。”

“我是个山野村夫,读书人的事我不懂,我知道,没有你的话,我家子俊不知会怎么样,谭老爷,真的谢谢你。”

“刘兄严重了,是子俊想明白而已,若他自己想不明白,我说再多都没用,我也是父亲,懂你的感受。”可怜天下父母心,刘庄的心情和大多父亲相同,而刘子俊的情况也和很多寒门子弟相同,他不过点拨两句罢了,靠的是刘子俊自己。

刘庄笑出了泪花,“谭老爷总是这么谦虚。”刘子俊说谭盛礼如日月星辰,离得越近,越能感受其光芒,他不懂,他只知道谭老爷这个人善良聪明,要比城里的很多举人老爷强,他道,“此次一别,不知今生还能否再见,无论在哪儿,我都会为谭老爷祈福的。”

好人长命,希望谭老爷活久些,能帮助更多人。

谭盛礼笑着拱手,“谢谢了。”

刘庄挂念客栈的妻子,谭盛礼也不挽留,送他出门,刚到门口,就听到谭振兴的惊呼,“你们来绵州竟然把几岁大的弟弟妹妹放在家,出了事怎么办,亏你是个读书人,想事情怎么如此不周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