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第6/7页)



  孙妙玉嘿嘿冷笑道:“天心的真义是什么?”

  阎青云一怔,尚未开口,就听身后传来一个清丽婉转的回答:“圣人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众生为鱼肉。天心居创教祖师有感于天地苍穹的冷漠无情,欲以个人的慈悲,为天地立心,为天下苍生留一分企盼和希望。这就是‘天地无心人有心,我以我行证天心’的真义!”

  众女向两旁让开,现出了款款立在众人身后的那个面容清秀的青衫少女。她虽然两眼迷茫,对周围的一切均不能目睹,但那种宛若天成的飘然出尘之态,却令人心中油然而生仰慕之情。孙妙玉打量她片刻,微微颔首道:“既然天心即慈心,是悲怜天下的菩萨心。我千里迢迢赶来看望妙仙师妹,你们为何要强加阻拦?难道天心居连这点慈悲都没有了吗?”

  青衫少女款款道:“不是我们要阻拦,而是妙仙师父留下遗命,让咱们将她的骨灰撒在了后山的忘忧谷,不给活着的人留下任何凭吊和怀念的东西,以免徒增后人的烦恼和伤感。”

  “妙仙真这样说?”孙妙玉浑身微颤,见青衫少女缓缓点了点头,她不禁仰天长叹,“妙仙,你终究还是比我看得透。”话音刚落,她身形一晃,如白驹过隙般飘然出门而去。

  矗立在后山悬崖之巅,孙妙玉俯瞰着脚下深不可测的忘忧谷,突然怔怔地垂下泪来。她有些意外地看着滴落在手上的点点泪珠,幽幽叹息:“心空则不痛,心痛则不空。十八年了,我以为已经忘了心痛的感觉,但现在我才发觉,要真正做到心空,实在是千难万难。”

  凛冽山风,拂动着孙妙玉那头漆黑的披肩散发,也卷拂着她那身素净白衣,使她看起来飘飘然似欲乘风而起。她任由玉颊上珠泪纵横,全然不顾身后不远的巴哲与舒青虹惊讶的目光,对着幽谷喃喃自语道:“十八年前,所有人都以为我反出门墙,是不服师父将居主之位传给了你。这天上地下,有谁真正知道我孙妙玉的苦心?”

  说着她缓缓从袖中拿出一支玉箫,轻轻抚摸擦拭着,眼里满是爱怜,“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一起学艺。在旁人眼里,我们处处竞争,各不相让,但实际上,我们彼此欣赏、彼此爱护甚于姐妹。那时你学琴,我学箫,琴箫相和如水乳交融,那是何等地逍遥自在。十八年前,本该是我代表天心居出战魔门寇焱,你为了阻止寇焱杀人练功和刺探他的武功弱点,不惜孤身犯险接近他,并与他发生了一段孽情。你知道我胜不了寇焱,竟要以有孕之躯替我出战。师父为天下考虑,竟也答应了你这荒唐的要求。我一恨师父冷血,拿你和孩子的性命去冒险;二恨你让一个臭男人,坏了自己多年的清修;三恨自己盲从师命,竟任你在决斗中早产。有此三恨,我只有反出门墙,远走天涯,去寻找真正的天心。”

  孙妙玉衣袂随风而动,发丝在山风中飘飞,飘飘然恍若凌空仙子。她对着空谷幽幽一叹:“十八年来,我走遍西域天竺,游历天下河山,才渐渐明白天心在哪里,也才渐渐理解了你十八年前的所作所为。天心即人心,人心若无情,何以证天心?”说着她缓缓将玉箫凑到唇边,喃喃叹道,“斯人已逝,曲已成空。妙仙,我将最后为你奏上一曲,从此不再吹箫。”

  幽咽哀怨的箫声缓缓响起,充满了凄苦、伤感和怀念。就在这时,不远处缓缓响起珠玉落盘般的琴音,轻轻地柔声伴和,如梦如幻,亦步亦趋。孙妙玉浑身微颤,箫声陡然一振,渐渐变得平和淡泊,哀而不伤。

  琴声伴着箫声,如两只小鸟在山谷中飞翔,充满了自由自在的欢乐,也充满了相伴而飞的关爱和依恋。少时曲终音散,余韵犹在山谷中袅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