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天下第一 第三章 天下群英会华山(第4/11页)

只见数十人围拢上来,你一句、我一句,拉着三人大声谈说。那灵定武功虽高,却是不擅交际,灵真更是莽撞性子,一开口便得罪人,全靠杨肃观周旋谈笑,只听他妙语如珠,逗得群雄开怀大笑,乐不可支。

卢云站立一旁,心下暗暗佩服,想道:“这杨郎中果然了得,年纪轻轻,却已相识满天下。”他卢云是个无名小卒,此刻来到武林圣地,自是无人相识。便真有人认得他,那十之八九是以前吃面的熟客了。

韦子壮见少林声势如此崇隆,相形之下,本门武当更是落寞不堪,不禁心下喟然。当年朝廷一场大祸牵连,几使武当山给人查封,为此掌门元清行事极为低调,既不愿招惹纷争,也无意争夺声名利禄,免再受人谗言陷害。二十年下来,堂堂的武当山竟如销声匿迹一般,什么四大宗师、什么天下第一,都与本门无缘了。

他自己虽与不少英雄相识,但伤感本门的衰颓,实在提不起劲应酬。众家好汉过来见礼,他只懒懒地唱声诺,自与娟儿、卢云等人站到角落去了。

三人正自无聊,忽听后头一个声音道:“师弟,你也来啦!”

韦子壮听这声音好熟,急忙回头望去,却见一名道人站在眼前,正是师兄元易。

乍见武当同门,韦子壮不禁大喜,忙奔了上去,一把将他抱住,大声叫道:“师兄!你到啦!”他提起脚跟,四下寻找其他同门。元易拉了他一把,低声道:“别找了,今日除我之外,本门没别的人来了。”韦子壮满面寂寥,点了点头,轻轻叹了一声。

卢云站在一旁看着,心下不禁奇怪,想这武当山开派百数十年,武林地位何等尊崇,怎会衰颓至此?当年自己在扬州时,便是靠着武当掌门元清送给顾嗣源的一本“练气论气”,这才创出独门的心法,有了这一身内功,本想今日得幸拜见这位高人,哪知还是缘铿一面。

卢云虽想上前行礼,待见韦子壮与元易交头接耳,谈论不休,倒也不便打断二人说话,便在一旁等候。

忽听娟儿大声道:“师父!师父!”哭叫之间,急急奔了出去。卢云心下一惊,急忙转头,只见山道旁行来一名骑驴老者,正自缓缓上坡,驾旁却有名高壮男子相随。

卢云啊地一声,心道:“看这老先生的模样,当是九华山的掌门‘青衣秀士’。”待要细看面目,却惊觉青衣秀士竟然带着面具,不由得心下暗暗呐罕,想那青衣秀士脸上定有什么隐疾胎记,这才不便见人。

青衣秀士驾临华山,杨肃观、韦子壮等人见了,急忙放下手边事情,纷纷抢上,向他行礼致意。

娟儿拉着师父的手,哭哭啼啼的把往事说了,说到师叔被害,师姐失踪,更是放声大哭。那青衣秀士听后一言不发,他带着人皮面具,也看不出喜怒哀乐。韦子壮等人在一旁陪听,一个个唉声叹气,心下也感悲伤难受。

韦子壮待娟儿陈述已毕,便摇了摇头,凄然道:“想那张之越张大侠铁峥峥的一条好汉,不意命丧贼人之手。那时咱们虽都陪伴在侧,但那胡媚儿奸诈狡猾,却无人救得了他,唉……”想起张之越临终托孤的情状,心中一酸,险些坠下泪来。

青衣秀士叹息一声,道:“诸位莫要自责。我这师弟生性倔强,从不向人屈服,这才身遭不幸。所谓刚强必折,便是这个道理了。”

卢云听青衣秀士话中蕴有哲理,又见他气度非凡,乍闻噩耗后既不惊慌失措,也不悲伤痛哭,想来此人见识深远,绝非世俗之流,一时颇感佩服。

杨肃观心下却想:“这位青衣掌门等闲不露喜怒,想来心机城府极深,手段定也狠辣。胡媚儿惹上这人,那是自找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