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吾国吾民 第七章 天寒翠袖薄(第5/11页)

那正堂孩儿虽给父母抱住了,却似脾气不好,一时只低头吃面,不理不睬。那女子本在哭着,这会儿找到了孩子,却又发起了脾气,骂道:“正堂!你爹好容易替你找了大夫治病,才扎了那么一会儿针,你为何又到处乱跑?看这面多脏?不怕吃坏肚子了么?”

喋喋不休中,便硬拉着正堂离开,倒把面钱给省了。那傻童还在喝汤,虽给娘亲拉着走,兀自叫道:“鬼!鬼!”口虽不能言,手却朝汤碗挥去,不甚恋恋之意。

那爹爹却是知书达礼之人,见得儿子白吃面,便从怀中取出银囊,道:“这位爷台,当真叨扰了。一共多少钱?”卢云本想说不用钱,可又怕那男子多问,便只竖起一根手指,那男子听这面便宜得不成话,却也不多想,只匆匆取了一文钱,扔到了面担上。那男子手脚甚快,取钱扔子儿,便要离开。不过卢云眼光更快,目光挪移间,已见到银囊里的户部银票正本,眼里清清楚楚瞧到官俸上的名姓官职,见是“礼部侍郎胡志廉”。

胡志廉是景泰三十二年的二甲榜眼,卢云则是那年的一甲状元,说来两人是同榜进士,也算有几分渊源。没想十年度过,这人居然做到了三品侍郎,自也算官运亨通了。

只是说也奇怪,以此人的显赫官职,为何不去红螺寺灯会,却只带着老婆儿子在街上乱走?卢云撇眼去瞧,猛见了胡志廉夫妇衣服上的补丁,已知他俩做了乔装。

想到了胡媚儿臂上的雄鹰烙印,卢云微微沉吟,不知胡志廉行径诡异,是否也与“镇国铁卫”有甚瓜葛?正猜疑间,忽听屋瓦上又是喀地一声轻响。卢云抬眼来望,猛见对街屋顶趴倒了一道黑影,转头再看,先前那个埋伏黑影已然起身,好似要随着胡正堂离去。

卢云心下醒悟,已知这些黑衣人并非是来追踪自己的。他们兵分两路,一人跟着胡正堂,另一人却尾随胡家夫妇。卢云暗暗惊疑,不知胡志廉一家犯了什么天条,正想发声示警,却见巷口停下了一个矮小身影,宣佛道:“阿弥陀佛,原来三位施主到这儿来了,可让老衲虚惊一场。”

正派人物终于来了。卢云斜目去看,赫见巷口处行来一名老僧,他头戴斗笠,身穿粗布僧袍,右手拿了只禅杖,却不是少林寺的“灵音金刚”是谁?

十数年前怒苍初次复寨,曾与少林天绝约定三场大战。当时这位灵音大师追随天绝神僧,曾为正邪双方调停战火,卢云对之甚是景仰,没想今夜会在京城见到他。

灵音一身布衣,方才行入巷中,两边埋伏的黑衣人便已悄悄退开。卢云心下场安,已知这位少林神僧功力非小,那几名密探深怕给他发觉踪迹,这便自行撤退了。

他放落了心事,便去收碗来洗。却在此时,屋顶上又是极轻极轻地一响,卢云大吃一惊,看这落地声如此低微,若非自己内功有成,恐怕还听之不着。他急急去看屋顶,这回却只见到檐下露出衣衫一角,瞧那来人模样,竟如编蝠般倒挂着。

这是绝顶轻功高手,虽不知手上功夫如何,但武功根柢肯定不差。卢云见灵音面色一如平常,料来也未发觉这绝顶高手的身影。他有心提醒灵音御敌,便哑着嗓子道:“这位大师傅,可要吃碗素面再走?”灵音沉吟半晌,还未开口答应,那胡志廉是聪明人,便自行道:“大师连扎了几个时辰的针,这会儿可连我也饿了,还是吃些再走吧。”说着搬开了竹凳,服侍老和尚就座。

那胡夫人见他俩坐下,忙带着孩子转回,骂道:“怎又不走了?”胡志廉忙道:“先坐下,吃碗面,不打紧地。”便朝卢云吩咐道:“店家,给伺候三碗素面,记得,一点荤腥都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