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兵临城下 第四章 老骥伏枥(第4/14页)

话声未毕,猛听蹄声大作,众人回首去望,只见一马越众而出,伍定远骑于瘸马之上,手提铁枪,正从属下手中接过了军旗。听他“驾”地一声,瘸马人立起来,啡啡高鸣,颠拨摇晃间,便已奔出阵去。若非伍定远身手矫健之至,恐怕早已摔下马去。

庆王爷猛吃一惊:“这……这瘸马是何来历?为何不怕马神?”高炯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众王茫然道:“什么意思?”巩志道:“十年前正统建军,朝廷拨下数万匹战马,如今十年大战下来,当年的马儿尽数战死,只余下它一匹孤单存活。”

众人啊了一声,方知这匹瘸马打过一场又一场的大战,也一次又一次从战地尸堆里走了出来。现今它的同伴都已离开了人间,只剩下它瞎眼瘸腿、孤零零地活在这尘世上。

“生于藏武、死于北关”,这硕果仅存的最后一匹战马,历经千锤百炼,见证过无数死难,也使它超越了一切凡马,足与“马神”匹敌。如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垂垂老矣的冲阵马,今将再次背负“五军大都督”,前去迎战“万马中神”。

轰隆隆……轰隆隆……冲阵马出征了,大地卷起一道尘烟,只见伍定远手举军旗,一路高展正统军威,直朝阵前飞驰而去。看这冲阵马虽是又瘸又瞎,却显得倔强凶狠,奔驰之速竟不亚于名驹。双方越逼越近,约莫到了百尺开外,冲阵马突然人立高鸣,声响悲切,如同哭泣。众人心下一凛,都知道它见到了“马见愁”。

两军首脑终于照面了,冲阵马好似放声大哭,人人听在耳里,眼眶不自觉都红了。伍定远拉停了缰绳,容情也甚沉郁。双骑相距百尺,遥遥相望,霎时之间,敌方总帅深深吐纳,将手中“怒”字旗向地一掼,插入沙地之中。伍定远也举手奋劲,将“正统”大旗钉于地下。

两面旗帜对峙飘扬。东方是京师,西方是饿鬼,两边阵地相隔十里,城上城下一片寒寂,卢云也静下心来,凝视两位故人。

天下瞩目之战,秦仲海发动千万饿鬼而来,伍定远也率正统军迎击,现今双方主将单骑赴会,已将面对面,堂堂正正的一战。

正月本该清寒,今早却是日头熊熊。众将极目眺望,依稀可见来人足跨黑马,身着红甲,只是阳光太过刺目,照得马背上的人影模糊不清,瞧不清楚五官。唯独一身红盔红甲反照火光,望之神威凛凛,霸气慑人。

一片寂静间,伍定远提起铁枪,指向西方,提声呐喊道:“秦将军——”。“秦——将军——”、“秦——将军——”伍定远内力浑厚,“披罗紫气”运气更有独特法门,一时声传四野,隐隐回声,宛如闷雷,满场将士听在耳中,莫不又惊又佩。

十年下来,伍定远声名鹊起,威望无人可及。每年与蒙古比试的“魁星战五关”,正道人士莫不趋之若骛,早将他视为国之干城,如今驾临战场,气势自也大为不凡。只见他从马鞍旁取下一只皮囊,朗声又道:“秦将——军,还记得柳侯爷否?”

卢云低呼一声,万没料到几万双眼睛盯着,伍定远却会当众提及柳昂天之名。其余阿秀、胡正堂、正统军、勤王军兵卒听入耳中,却多半一脸茫然,想是不识柳昂天之故。

闻得“善穆侯”之名,怒王沉默以对。伍定远则是高举酒袋,朗声道:“秦将军!你我相识经年,系出同门!本该是知交契友,岂料世事难测,今日只能阵前为敌?念在柳侯爷的情份上,我且以水酒相邀,请你上前把盏,共谋一醉,再做厮杀如何?”

伍定远甘冒朝廷之大不讳,阵前邀敌共饮,四王听在耳里,莫不为之一愣,上从校尉,下至军勇,人人议论纷纷。连胡正堂稚龄孩童,也忙附耳来问阿秀:“秀哥,伍伯伯要和这坏人喝酒,不怕皇上生气吗?”小孩嘴里讨实话,听得此言,卢云不由低下头去,轻轻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