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8/14页)

林秋波道:“我相信二十招一过,就可以测出你武功的深浅了。”

秦三错欣然同意,眼见林秋波挥动手中的金色杆棒,当下不敢怠慢,也掣出随身兵刃,便是腰间的招扇。

林秋波玉手一挥,手中的奇门兵刃,那形如杆棒,尖端却有两片开阖自如的利刃的“金剪”,呼一声扑扫过去。

秦三错的钢骨招扇,虽是短兵器,却使出硬架手法,一招“鬼王拨扇”,向敌棒疾扇出去。

“啪”的一响,林秋波果然师出无功,金剪霍地荡开两三尺。

秦三错宛如轻烟般,已从这一丝空隙欺身迫入,挥扇向她要胁下点去。

但她扇势才出,已发觉林秋波的左手衣袖,挟着一股潜力,封闭他的扇招。同时她手中的金剪,不知如何已向他头顶敲落。

秦三错不得不施展腾挪身法,疾闪开会。

他一窜开大半丈,手中折扇已施展“阴阳谷”独门心法,一招“天旋地转”,扇身飘摇不定,封住身后的空隙。

果然这一招头也不回,就抵住林秋波趁势追击的一招。

可是秦三错却在她的速度上,发现她这一招,使得迟了一线。

换言之,若是以她这等速度,则他即使不施展这反败为胜的独门心法招式,亦可以抵挡得住。

这时,他对林秋波的估计,可就没有那么重视和谨慎了。

他一个大翻身,手中招扇,闪颤不定,宛如在花丛中飞舞扑翅的蝴蝶,霎时出现六七团扇影,向林秋波迅施反击。

这一招既迅快而又变幻无穷,直是教人眼花缭乱。

林秋波一退再退,直到后背险险碰到墙壁,才稳得住阵脚。

他们交手才不过数招,但在秦三错的感觉中,林秋波的速度反应以及功力造诣,都未臻上乘。

因此,他已完全放弃施展“重手法”之想。反过来说,他已决定使用花巧手法,只求略占优势,把二十招之数拖过,便停手罢战。

他的决定,乃是在下意识中完成,并不须经过思考分析。

这时林秋波忽施妙着,那柄金剪从扇影中直戳而出。

秦三错不得不迅速跃退,因此所有的攻势,立时完全消灭。

但他并不惊惧,亦不奇怪。原来大凡高手印证武功,往往会发生这等情形。屈居劣势之人,常常会有一两招妙着,宛如神来之笔,使对方辛辛苦苦做成的攻势,完全瓦解。

不过双方若是已分出高下,则这等“神来之笔”,亦不过多支持一会而已,并非就可以反败为胜。

目下尤其是林秋波,声名甚胜。假如她没有一点真本领,如何能获盛名?

所以秦三错一点也不觉得希奇,何况他根本也不想把她当真击败,以免她感到羞愤,伤了自尊心。

但这回他才一后退,林秋波已如影随形般攻上,那柄金剪,不但没有因他后退而隔得远些,反而更接近他心窝的要害。

在这电光石火的霎那间,秦三锗只有两个方法应付这等局面。

第一个方法是他施展出“阴阳谷”的惊世绝艺,以“少阳真力”贯注在掌上,使出“双阳沓手”的招数,反击敌人。

这一记反击的威力,不在招数上,而是在那独门奇功“少阳真力”上,只要击中敌人,就真是一块巨岩,也能击碎,血肉之躯,更不必谈了。

然而秦三错本身却须得付出“性命”的代价,任得对方的金剪,刺人心口要害。

第二条路是唯一的话路,那就是侧身避过金剪的凶锋。

可是这么一来,他必定会被对方的左手招数所伤。唯一可以安慰的,就是在这等情况之下,对方亦使不出全力,是以决计打不死他。

秦三错本是偏激狂傲之人,他根本不须多想,亦一定会使出同归于尽的绝手法,还击对方。

但目下他的对手,乃是美貌如花的林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