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各逞机谋缘底事自疑身世感亲情(第4/23页)

“暗器伤人,算得什么好汉?有胆的出来!”不戒喝道。

话犹未了,立即就听得有个带外地口音的男子笑道:“不戒道长,我知道你是武当掌门的衣钵传人,素仰贵派内功高深莫测,我这不过是试试你的功力而已。”

这个人是戴着蒙面巾的。

不戒喝道:“你若是想和我印证武功,何必藏头蒙面?”

那人哈哈笑道:“你又猜错了。对不起,我是想杀你的!不过,我不是想用暗器杀你,我是想用剑杀你!咄!看剑!”他先说破,这才出剑,表明不是偷袭。

不过那蒙面人的出手也端的是快如闪电,说到一个“剑”字,剑光已是如匹练般的卷过来了!他拔剑、飞身、出招攻敌,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姿势也极其美妙。这一招剑法,不戒一看,竟然又是似曾相识。

铁铲沉重,不戒一见那人剑法,就知难以遮拦,果然不过数招,就被那人攻得手忙脚,。那人笑道:“我若连拔剑的机会都不给你,恐怕你死不……”

“死不瞑目”这句话尚未说得完全,不戒已是一个“细胸巧翻云”,倒翻出三丈开外,陡地一声大喝:“你要杀我,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双臂一振,铁铲挟着风雷之声,从他手中飞出,向那人拦腰铲去。

那人亦不敢硬接,一个斜身窜步,剑尖轻轻一点、一引,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把铁铲拨过一边。不戒见了他这手法,不觉又是心头一凛。

不过他的手法虽然巧妙,却也不免缓了一缓。说时迟,那时快,不戒的剑亦已出鞘,喝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接招!”他剑划弧形削出,那人也划了个弧形接招,不过幅度却比他更大,双剑一交,那人的剑锋比不戒的剑锋向前多伸三寸,不戒险些被他所伤。

幸好不戒功夫老练,一个沉肩坐马,剑势反圈回来。这一下当真是有如渊停岳峙,深得以静制动之妙。蒙面人亦似识得厉害,不敢把招数使老,立即变招。只见他肩头一耸,脚跟离地,剑势斜飞,宛如白鹤亮翅,斜削的幅度比刚才那一招更大。这一剑若是给他直削下来,不戒的一条臂膀只怕非得和身体分家不可。

不戒依样划葫芦,也还了一招“白鹤亮翅”,所划的弧形幅度却缩到七尺之内。宛如江海凝光,蒙面人强攻不进,又再变招。

不戒疑心大起,喝道:“你这两招太极剑法是从哪里学来的?”

那人哈哈笑道:“你真是少见多怪,须知剑理可以相通,剑法自然亦有相似。你以为只有太极剑才有这两招吗?”口中说话,手底丝毫不缓,说话之间,已经接连划了三个圈圈,使出来的又是太极剑法的一招“三转法轮”。

不戒喝道:“你这分明是太极剑法,还要狡辩。”

那人冷笑道:“一定要把我的剑法当作太极剑法,那也由你。嘿嘿,但普天之下也不见得只有武当派的弟子才会太极剑法!莫说两招,还有得你瞧呢!接招!”

那人剑法展开,一个圈圈接着一个圈圈,绵绵不绝,往复循环,好像波浪般层层推进,果然都是太极剑中的招数。但出手却比无相真人所传的快得多,攻势也强得多,不戒暗暗纳罕,这路剑法怎的似曾相识?啊,对了,是有几分似无色师叔的剑法。但它和正宗的太极剑法却又好像只能达到形似,未能达到“神似”的地步。不过,若说它比不上本门真传,却又未必。虽然刚柔易势,却又似是殊途同归。莫非当真是如师父所说,不知是哪个年代,有个武当派的弟子把太极剑法和别派弟子私相授受,经过了许多岁月,又由别派高手变化而成?不戒的剑法是无相真人所传,从没跟无色学过剑法的,所以他跟不岐不同。他只看得出这人的剑法与无色“有几分”相似,但这“几分”到底是“三分、四分”,或是“七分、八分”,他可就不能说得准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