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大棒搴旗 禁城来大盗散花拒敌 夜半失人头(第3/5页)

天牢之内,呼喝酣斗,黑影幢幢,在瓦面上奔来逐去,且已有人向樊英追来。樊英叹了口气,心想自己纵不受伤,本事也相差太远,只好将救于谦之望,寄托于那个散花少年,拼一口气,使出“陆地飞腾”的功夫,奔离虎穴龙潭,悄悄溜回客店。

回到客店,已是四更时分,樊英解衣一看,只见右臂险些脱臼,幸未伤及筋骨,樊英咬一咬牙,自己将手臂接好,敷上了金创药。刚刚弄好,只觉头晕眼花,再也抵受不住,一躺上床,立刻昏沉沉地晕迷过去,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睁开眼时,只见室内一灯如豆,店小二披麻带孝,面挂泪痕,站在床头。

樊英奇道:“我又未死,你哭什么?”店小二道:“于大人,于大人已经归天了!”樊英双眼一睁,叫道:“真的?”店小二道:“他是今朝一早在午门归天的,现下北京之人,除了奸臣贼子之外,人人都在家中披麻带孝!”樊英大叫一声,又晕厥过去。

过了一阵,樊英悠悠醒转,那店小二仍坐在床头,替他捶背,樊英道:“刻下是什么时候了?”店小二道:“客官,你已昏迷了一日半夜,现在已是第二日的夜间了。”樊英心痛如割,想不到大明朝廷,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讳,这样快便杀了于谦。店小二道:“樊义士,你觉得如何?若能走动,早早离开了京城吧。”店小二改口称他“樊义士”,樊英吃了一惊,道:“你说什么?”店小二道:“义士不必多虑,你昨夜回来,刀上的血还未揩干净呢。”原来昨晚一群侠客大闹天牢,日间早已传遍北京。店小二见樊英昏迷不醒,刀上血渍犹存,联想起他投店之时,立刻便问于谦之事,心中早已恍然,当时便请了一位靠得住的跌打医生给他医治,樊英受的只是外伤,所以晕迷,全是因为疲劳过度所至,睡了一天半夜,精力已是渐渐恢复。

樊英取过宝刀,拭了血痕,恨恨说道:“恨不能多杀几个奸臣贼子!”其实杀于谦的主凶,正是当今的天子,得于谦费尽心机,从瓦剌救回来的祈镇。店小二低声说道:“外面谣言甚多,凡是和于阁老有往来的人听说都已被捕了。义士,你还是快走了吧。”樊英抚刀叹道:“大闹天牢,救不了于大人,反而促他归天,呀,我活在这世上还有何用?”店小二道:“义士休得如此想法,正人君子,多死一人,国家便多损一份元气,于阁老已死,难以挽回,义士,你还要保重。”樊英瞿然一惊,道:“你是何人?”店小二道:“我是这客店的小伙计。”樊英又叹了口气,道:“朝中大老多谄诃,反而是屠沽贱役之中,有识见恢宏之士。”问道:“于大人的尸首有人收殓没有?”店小二道:“听说于大人的遗骸,皇上已恩准指挥陈逵代为收殓。于大人的首级现在还挂在东门。”樊英又大叫一声,道:“快弄点酒食给我。”店小二给他一斤白酒,两斤牛肉,樊英全都吃了,提起宝刀,结了酒钱,道:“多谢你的恩义,咱们再见啦。”试运手足,只觉气力已完全恢复,立刻穿窗飞走,背后只听得那店小二嗟叹之声。

樊英展开夜行术,直奔东门,是晚月暗无光,到了东门城墙之下,举头遥望,只见城墙上竖着一条旗竿,旗竿上挂着一个圆忽忽的东西,依稀辨得出那是头颅,樊英大恸,也顾不得城墙上有否埋伏,立即便跃上墙头,缅刀一挥,便想斫断那根旗竿。

皇帝将于谦的首级悬之东门,实是一种诱敌之计,焉能如此轻易被樊英取去。樊英缅刀刚刚扬起,忽听得一声冷笑,两条黑影蓦然窜了出来,金刃劈风,一对钩镰枪已向下三路卷到,樊英涌身一跃,横刀一撩,又与侧面搠来的一根铁尺碰个正着,只听得那两人哈哈笑道:“阳大人好见识,臭蛤蟆果然落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