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喜结良缘 佳人侠士变生意外 红烛青霜(第6/30页)

原来他虽然是申公达代主家所邀的客人,但因申公达是个“大忙人”,差人把请帖送到他家之后,并非和他一路同行,而是约他到期在洛阳相会,方始带他来徐家的。在到徐家这一段路,申公达少不免又要和各方来的朋友应酬,根本就没有机会和他谈起新娘的家事。直到此刻,他自己因为身份够不上在客厅里和成名人物攀谈,而在这园中,楚天舒却可以算得是第一流的宾客,他才有空闲来陪楚天舒闲聊。

申公达笑道:“待会儿你看新人拜堂,可要放庄重点儿,别再说风言风语了。”

楚天舒道:“我称赞新娘子长得美貌,怎能算是风言风语?对啦,你还没有告诉我姜远庸是几时死的呢?”

申公达道:“是去年十月中旬的事。”

楚天舒道:“那不是才三个多月之前的事吗?”

申公达道:“不错,差不多四个月了。”

楚天舒道:“算它四个月吧,新娘子的孝服也还未能除下呀,怎的……”

申公达笑道:“你们读书人真迂,孝服未除不能成亲,这只是你们读书人的规矩,真正的武林中人可不大讲究这一套的。何况有一事你还未知,你怎能就妄加议论?”

楚天舒道:“我并无非议之意,不过是好奇问问罢了。你说的这一件事又是什么?”

申公达道:“姜远庸生前曾受过徐大侠许多恩惠,他遗命女儿在他死后就嫁给徐大侠的。徐大侠过了三个月方始迎亲,已经算得是尽了礼了。”

楚天舒道:“姜远庸的年纪不大吧?”

申公达道:“他大约是四十多岁,生前是和徐大侠称兄道弟,平辈论交的。”

楚天舒道:“如此说来,徐大侠不是和世侄女成亲了吗?”

申公达道:“姜远庸为了报答他的恩惠,也想女儿得个依靠,故此不拘俗礼,在临终之前,把女儿的终身托了给他。徐大侠的年纪也不算怎么大。”

楚天舒道:“他成名多年,又是和姜远庸平辈论交的,总也有四十岁了吧。”

申公达道:“没有吧,待我算算……”他要炫耀自己和中州大侠徐中岳的交情,屈指算道:“徐大侠第一次结婚那年刚好是二十岁,三年之后,得了一个女儿,那时他已经开始成名,我和北京虎威镖局的张总镖头来喝满月酒,今年他的女儿十五岁,算来徐大侠现年不过是三十八岁!”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得明白的,他却兜着圈子说了一大车话。

楚天舒道:“新娘子今年几岁,你知不知道?”

申公达道:“当然知道,去年她十八岁生日,我曾特地备办了一份礼物送给她,今年是十九岁了。”

楚天舒笑道:“新郎三十八岁,新娘十九岁,刚好是相差一半。”

申公达皱眉道:“那有什么关系,三十八岁正当壮年,别的有钱人家,还有七十衰翁,娶二八佳人的呢!”

楚天舒忍不住哈哈大笑:“不错,徐大侠是洛阳首富,有贝之才与无贝之才兼备,与洛阳第一美人结为夫妇,这正是男才女貌,佳偶天成!”

园子的另一角,有人对这桩婚事,也在窃窃私议。

这两个人,一个是徐中岳的徒弟郭元宰,一个是洛阳城内另一家武学世家鲍崇义的儿子鲍令晖。

他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

鲍家本来是洛阳最有名的武学世家,但因鲍崇义不事生产,家道早已中落,晚年日子很不好过。而他年老体衰,在武林中的声名,也早已被中州大侠徐中岳掩盖了。二十年前,他的名头虽然也还不及中州大侠徐中岳目前的响亮,但最少可以说得是威震黄河南北,如今则除了老一辈的人物,还有若干人知道他之外,小一辈的,十之八九,只知道洛阳有个中州大侠徐中岳了。

徐中岳很能敬老尊贤,逢年过节总没忘记给鲍家送份厚礼。不过奇怪的是,鲍崇义却似乎是崖岸自高,非但从来不上徐家的门,有时候徐中岳来拜访他,他也叫家人替他挡驾。徐中岳碰上这样的钉子几次之后,也不敢再来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