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白衣老者(第7/8页)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弟。有酒唯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云紫萝苦笑道:“蛾眉谣诼,古今同忌。怪不得你会想起这首词。”

“蛾眉谣诼”典出屈原的《离骚》,《离骚》中有句云:“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众女”比喻“群小”,“蛾眉”比喻“贤才”,“谣”指诽谤,“诼”指谗诬,“淫”指行为不端。译成白话文大意即是:“群小嫉忌我的贤能,反造谣诬蔑说我是淫邪的人。”

缪长风道:“我们的友谊,曾受过许多谣言中伤,像杨牧就是‘众女’之一。”

云紫萝说道:“狗嘴里不长象牙,理这些群小作甚。纳兰容若这首词不是说得正好吗?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缪长风叹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话本来不错,但水流的清浊易分,人的清浊就不是这么容易分了。像咱们现在的形迹相依,对咱们误会的人,恐怕不单是小人呢。”

云紫萝道:“你是不是听了一些闲言闲语?”

缪长风道:“这倒不是。不过有些朋友出于善意的关心咱们的事情却是有的。”

云紫萝道:“我知道经过这一次咱们同上泰山之后,别人的误会,恐怕就只有更多了。不过对于林无双,我却是有意要她误会的。”

缪长风道:“我知道,你这是一片苦心,为了成全朋友。”

云紫萝道:“就只是把你也卷进是非圈中,令你受谣言之苦,我很抱歉。”

缪长风道:“我想起纳兰这首金缕曲,也正是由于他这一首词,最笃于朋友之情。”

原来纳兰容若写的这首《金缕曲》有个故事,他这首词是赠给好友顾梁汾的,但词中的“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说的却是另一个朋友的事。

这个朋友名叫吴汉槎,是当时有名的江南才子(籍贯江苏吴江),和顾梁汾及纳兰的交情都很好。顺治丁酉年,吴汉槎考中举人,但不幸得很,这场考试,由于主考官有舞弊的事情发生,闹成大狱。吴汉槎虽然是凭真才实学考中的,也受牵连,被判充军宁古塔。

顾梁汾全力营救朋友,想尽一切方法,过了二十年之久,顺治换了康熙,仍然无济于事。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在康熙年间官封“太傅”(相当于宰相),顾梁汾就在纳兰的家里做他父亲的幕客。

他在太傅府中,想起好友在边塞之地受尽寒苦,于是就写了两首金缕曲寄去给他。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出名的两首词,被认为足可以比美李陵与苏武的《河梁生别诗》并向秀怀念嵇康的《思旧赋》的。在此不妨一并录下,以供欣赏。第一首道: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薄命,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第二首道: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黍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