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客店中宵闻警报边关千里起烽烟(第8/9页)

郭子仪大喜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铁壮士前来,正是天助我也。”当下传令罢操,在内堂设宴接风。

席上免不了谈论军情,铁摩勒这才知道,安禄山已经攻陷太原,太原留守杨光翙是杨国忠的同族,当时尚未相信安禄山乃是造反,糊里糊涂竟自出城迎接,立即便给贼兵捆缚起来,解送安禄山军前杀了。他造反至今,不过半月,已经攻陷了七八处州县,所过之处,势如破竹。

铁摩勒问道:“怎的就让贼势如此披猖?”郭子仪叹口气道:“都是承平日久,朝廷的兵制坏了,猛将精兵,多聚于边塞,内地几全无武备,因此一旦变起,便竟是望风披靡。”

原来唐初的兵制为“府兵制”,分天下为十道,置军府六百三十四,关内居其半,属诸卫管辖,各有名号,而总名为“折冲府”。府兵数分上中下三等,一千二百人为上等,一千人中等,八百人为下等。民自二十岁从军,至六十岁而免,休息有时,征调有法。折冲府都设立木契铜鱼,上下府照,朝廷若有征发,下勅书契鱼,都督郡府参验皆合,然后发遣。凡行兵则甲胄衣装皆自备,国家无养兵之费,罢兵则归散于野,将帅无握兵之权。此法近于“寓兵于农”的征兵制,本来甚好,惜乎日久弊生,有等从军之家,因杂徭之累,渐渐贫困,管理府兵的官将,又役之如奴隶,府兵便多逃亡。死亡者有司不复添补,反利其死而没其资财。于是府兵之制日坏。至李林甫为相,奏停折冲府上下鱼书,自是折冲府无兵,空设官吏而已。至天宝年间,府兵制名存实亡,各地驻军多改为募兵,其所召募之兵,十九系市井无赖子弟,不习兵事。安禄山的兵马,本来强盛,又因番人部落突厥阿布司为回纥攻破,安禄山诱降其众,所以他的部下,兵精马壮,天下莫及。

郭子仪道:“好在朝廷现在已命大将军哥舒翰屯军潼关,作为长安的屏障。哥舒翰是能征惯战之将,安禄山未必过得了这一关。另外,朝廷又已任命原来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要他驰赴东京募兵,或者可以抑阻贼兵的凶焰。”南霁云道:“那封常清是个志大才疏的人,只怕不能济事。哥舒翰虽有将才,但是胡人,只怕也未必靠得住。看来这拔乱反正的大事,还得倚靠令公。”郭子仪道:“国家大事,不能倚靠哪一个人,大家都有份儿。现在局势已然如此,我也只有尽我自己的本分便是。”

席散之后,南霁云邀铁摩勒进他的私室相叙,铁摩勒笑道:“南师兄,别的事都可以缓谈,有一件是要你立刻做的。”南霁云怔了一怔,道:“什么?”铁摩勒道:“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呢!”南霁云道:“怎么?你见到了夏姑娘了吗?”铁摩勒笑道:“果然一提起你便知道是她了。”当下将途中所遇之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南霁云,笑道:“师兄,你什么时候请我吃喜酒?”南霁云红着脸道:“别胡说。”其实,他心里正在暗暗欢喜,夏凌霜之约的确是与婚事有关的。

原来在这几年间,他们二人常相过往,早已情投意合,结下鸳盟。只因夏凌霜的母亲性情孤僻,她隐居在玉龙山下的沙岗村内,二十余年来,足迹未曾踏出过村庄半步,也从来未接见过外人。所以在婚约未曾定实之时,夏凌霜也不敢带南霁云去见她的母亲,直到最近,夏凌霜禀明了她的母亲,得到母亲的同意,才敢邀他到家中相见。这事是他们上次见面时说好了的,夏凌霜本来要到九原偕南霁云同往,恰巧在途中碰见铁摩勒,而她又急于回家见母,因此托铁摩勒传话,南霁云一听,便知夏凌霜的母亲已经同意,心中自是欢喜无限。

第二日一早,南霁云便向郭子仪告假,郭子仪曾经见过夏凌霜,知道她是个巾帼英雄,当下问明原委,哈哈笑道:“若得夏女侠前来,咱们还可成立一队娘子军呢。这事于公于私,都有好处,趁现在尚未有命令要我出师,你快去快回。但愿你好事能谐,我替你在军中主持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