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3章 洛阳风情(上)(第2/3页)

“城里人口增了一半,拥挤了些,人气越来越热闹了。”年轻丽人说着。

“都赖陛下治国行政有道。”何太后扫了一眼,笑的说,无论她怎装不在意,但见这座都城欣欣向荣,而自己有份参与,还是很欢喜。

而且这时有种莫名放松,她压下心中难言情绪,只笑说:“还是皇帝在时安稳,现在朝野平复,哀家不用和前半年一样,整日提心吊胆。”

小糜皇后细细看了她一眼,也笑起来,笑了片刻,又说着:“叔父身体欠安,皇帝有意封叔父为敬侯,太后觉得怎么样?”

刘子敬是刘备的叔父,《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说的就是此人,在此历史,早早投身刘备,活的也相对长。

“这是皇帝的旨意,我怎能妄论?”何太后说着,见小糜皇后神色,又笑着:“依光武旧例,应封王才是。”

“太后,光武当年,赵孝王有二大功,一曰养育,二曰赴难,尚有反复,先至赵王,复降赵公。”

“叔父虽有救济,并无养育大功,也无赴难,与国家社稷事功不显,与其反复,不如封侯世袭,更显体面。”

刘良在西汉汉平帝时期被郡县推举为孝廉,曾担任过萧县的县令,公元3年,刘良的兄长刘钦去世,他儿子刘縯、刘仲、刘秀年龄都很小不能自立,刘良承担起抚养他们的责任,把他们照顾得很好。

养育之恩,几同父母,这是可以公开拿起来,在朝堂说的泼天大功。

而王莽末年,爆发了绿林大起义,天下大乱,刘縯、刘秀兄弟扯旗起兵,刘良不得不加入,半途,妻子和两个儿子被杀,这就是小糜皇后说的赴难。

不过就算这样,刘良先封王爵,后减至赵公,在死后才算恢复王爵,谥号赵孝王。

何太后听了,觉得有理,又说着:“皇帝封其祖其父为王,显是同理了。”

“并非皇帝,何以封帝?”小糜皇后笑着:“不恭谨,不隆重,封王已经是极限了。”

何太后听得极专注,见她说完,便笑:“你倒明白他的心思,帝后和谐,真让人羡杀。”

夜色·皇宫

天街入宫门,每隔十米,一个带刀亲兵,钉子一样站着岗位。

南军是西汉设置在长安城内的禁卫军,属卫尉统领,驻扎在宫城下,负责守卫宫禁。

现在南军正式分成侍卫亲军、羽林军、虎贲卫。

侍卫亲军一千人,负责皇帝贴身。

虎贲卫掌执宿卫,三千人,而羽林军九千人,总计一万三千,至于北军分三大营,各有二万余,汇成七万!

远远可见巍峨高大的大殿,袅袅金黄色的气机,自宫殿中凝聚,渐渐浓烈,正中又冒出丝丝青紫,淡淡的,却给皇宫平添了几分神圣庄严。

这是滚滚赤流自各州抵达洛阳,在洛阳帝宫汇集成金色龙气湖泊,龙气深沉似海,八风不动。

就算是引起士林哗然的菜市口大规模杀戮,丝丝灰黑之气,都是在这平静中泯没。

路经能望气的奇人异士只是一见,心里就不住慨叹,单看这深闳沉着的龙气,就知道天命已定。

此时,叶青正在书房议事,他脸上挂着一丝微笑,静听片刻,到座前端正的坐了下去。

徐庶……也就是吕尚静,率内阁成员一一禀告。

叶青皇帝目光深沉,这小小书房内,云集着众多臣子,事实上成了中枢,隐隐有淡青色。

虽立志修仙,但自心里说,皇帝一语左右荣辱生死,一诏天下伏首,实是让人享受之极。

这是人之常情,亿万人奋斗目标,只有矫情或无知之辈,才对此酸溜溜,甚至加以黜贬。

听完,叶青示意免礼就座,收了笑容,说着:“你们的计划很不错,甚合朕意,这第一个五年,就是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你们并没有急功近利,风火上阵,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