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阪泉之战(第4/26页)

小轩道:“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让太昊族人心服口服?”

女娲道:“你容我三个月时日,让太昊也练练兵,壮壮骨,再行比试,太昊败了,再无怨言。”

小轩尚未答话,只听身后有人大声道:“小轩,不可。”

黄帝回头一看,见父亲少典已来到身后。原来少典在太昊外边等待消息,可等了一整天也未等来消息。他坐立不安,心想这小轩毕竟还小,一旦有变他应对不了怎么办?于是早早起来赶了过来。

少典向女娲施礼道:“人皇娘娘可好!”

女娲道:“你也来了!我说嘛,小轩小小年岁,怎么会如此多事?”

少典道:“天下之大,能者居之。神农姜炎统领神州以来,屡遭北方狄人侵欺,神农无力还击。小轩虽小,却将来犯之敌围而歼之,这便是能。是以有熊、穷桑等地部落皆推拥小轩为帝,以黄土为色,称之黄帝,统领各族。人皇娘娘,你以为如何?”

女娲道:“你曰之能,谓之能战。能战者,只可统兵为帅,却不能统治四方。小轩能战,比之天皇伏羲如何?”

黄帝插嘴道:“我与外公无法可比!”

女娲道:“伏羲能战,可敌万人。可他为何让位给神农?自伏羲领族人离开山洞,创立太昊以来,开疆扩土,人数猛增。人取野兽、鱼类为食,不得满足。是神农姜炎,走千山涉万水,寻得五谷,洒遍大地,才解除万民受饿之苦。所以天皇为民着想,划出了一个神农新时代。可是以谷为食,也是受制于天的事,天降洪旱之祸,便减少食粮。神农知此之弊,终在东方土肥雨丰之地,建起新都穷桑,广积存粮,以抗旱灾。今纳粮赈济太昊、火族,为感天动地之义举。而小轩呢,竟用神农之粮,图自己的事,此行此为,天地亦不会相容。”女娲说着,目中含泪。

少典心道:这女娲,万事皆知,真是服了。可此事已行,决不能听她所言,坐失大好时机。于是拉住黄帝的手低声道:“莫要听你外婆之语,你外婆所为,仅为拖延时日,等待援兵。要知有了太昊,便有了一个根本。我等一旦中了娘娘之计,便后悔不及了!”

小轩亦为女娲感泣。他听少典之言,想母亲伏宝之语,用手抹去泪痕道:“外婆所说虽是,可时过境迁,人虽不能脱离苍天大地,却为天地间的精灵。我也以神农献五谷为高风亮德,可人总不能千秋万代取天地之宜。我记得外公在甲骨文中道,天地宜为人一时之补品,人不只要寻得万物,还应创造万物为人所用。若以此为我所求,思来思去,凭我个人及少数人之力绝不能及,需举神州之物方可成之。我心如此,万望外婆成全。”

女娲沉默不语,半晌方道:“既如此,随你便罢!”言毕又看看少典,对他道:“少典,有一件事我不明白,神农和小轩都是你儿子,你怎么能偏向小轩呢?”

一句话将少典问住了。少典想了一会儿道:“我两个儿子,一个已坐天下多年,一个还没坐过。让他坐坐或许公平!”

女娲娘娘听了,露出极其怪异的眼神,跟着眉头紧皱,叹了一声摇摇头,又回统天殿而去了。

少典对小轩道:“你外婆既不说话,便是应允了,我们当速战速决。降我者留,逆我者杀!”

黄帝道:“不可!我已答应外婆以五百战取胜。此事太昊人皆已知晓。外婆之言对,以让人心服为准。”说完对刑天道:“刑天,我们以一日为期,四百五十战决胜负。快出来决战罢!”

刑天亲耳听见女娲与黄帝、少典对话,知此战已不能推也不能免,便对太昊族人道:“谁打头阵?”那训兽手又道:“我。”便抢上前来。小轩队伍中容成眼快道:“这人昨晚不是打过了吗?”小轩道:“莫管他,凑数算了。”就派一兵丁出来与他相战。那训兽手肩扛兵丁摔在地上,竟然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