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有物先天下 混成不知名(第3/4页)

我点了点头:“那你的意思是说修道人不必担心走火入魔?”

风君子:“是的,连想都不要想,好好的做自己的事就行。我和你说这些,主要是要教你火候口诀。大药到灵丹之间,有三种口诀,分别是采取、火候、抽添……”

采取的口诀原来风君子早已教过我,那“吸、抵、撮、闭”四字诀就是采取。想想也是,不采取哪有大药呢?至于火候,有文火武火两种。身心未合之际用武火,身心已合用文火。意不散是武火,念不起是文火。武火在结丹之前,文火在丹成之后。抽添,是温养内丹的功夫,身不动气定叫作抽,心不动神定叫作添。所谓灵丹出现,就是身心相合,神气交融。

看样子这一段口诀非常难讲,风君子讲完之后汗都出来了,我也只听了个似懂非懂。听完之后我又问:“什么叫身心相合?”

风君子用手指着我的脑门:“身是你自己的,心也是你自己的,身心相合何必问我?”

我拍了拍脑门笑道:“那倒也是,到时候就知道了!……走火入魔真是你说的那样吗?”

风君子:“诋毁丹道的人,或者说诋毁修行的人,往往说这是唯心迷信,修炼的人会走火入魔。但是你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世间本无修行,又哪来的火候魔境?如果有人认为走火入魔存在,那也得首先承认有大道神通……不能只责其一而不言其二。……这就是逻辑!……”

风君子昨天谈到了唯心和逻辑,今天唐老师又在课堂上谈到了唯心和逻辑,引发了我一段思考。风君子昨天的话我听的是一知半解,但今天听了唐老师一番话,突然心有所动,好像明白了一点什么。

……

子夜,静坐中。

大药已现,守元神之内景,安神任息意不散,神气相合守于一。此时,静中已忘身体五官,另一种纯净的意识出现在顶门泥丸宫中。静中有大动,有五音、五色、五味、五气相聚。元神守一不离,得元气相冲和,忽然觉鸿飞渺渺,蒙蒙霏霏。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采药之前的感觉是极静,得药之时的感觉是大动,而此时的感觉却是无动无静,犹如混沌之未开。

什么是混沌?混沌是无极,是生一之道。这个无极,不是后来有个姓陈的导演拍的那个电影《无极》,而是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怎么解释呢?人是父母精血受孕而生,那在精血受孕之前?人又是什么状态呢?有人说那就没有!回答正确,就是没有,先天之元神就在无极之中。无极的无就是无中生有的无。

混沌之中微现一窍,渐渐清晰,如玄珠凝结。身不动而气定,意不动而神定,自觉玄珠渐成。此是丹成之相。

很难形容这灵丹是什么,勉强的说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能量。能量来自于元气,意识来自于先天返后天的元神。感觉它就是我的一种存在,也能将定境中的意识固结到它的载体上,这就叫身心相合。内丹是体内自在的身心。

修炼丹道,有丹与无丹的区别于哪里?这是一条界线,分的非常明显。比如说我不必用静坐去寻找神识,再用神识去施展神通。灵丹与元神一体,只要心念到处,神识就可以锁定,行走坐卧常在。难怪自古以来丹成而出师,因为有丹才能随心意施展法术。任何道法的施展,都需要心念神识来控制,而灵丹则是结合神气的根源枢纽,否则会很费事。别的门派我不知道,反正我本人的感受如此。

……

丹成之后,按照风君子的说法,要在十天内教我一种法术,并且教我怎样去使用青冥镜,然后我再去齐云观去找道士要咻咻,此时已经过去七天。

风君子见我七日丹成,也没多说什么,这天放学后让我带着青冥镜来到了句水河边。之所以没去状元桥,因为那地方不够开阔,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我曾经修炼“驴打滚”的那片卵石滩。他站在河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一个奇迹,我没见过成丹这么快的,你修炼丹道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感谢好运气吧,你不用过魔境天劫,又得到了黄芽外丹。但运气太好也不是好事,这我就不多说了……我问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往往丹成之后师父才会教弟子法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