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般若波罗闻皆笑 朝堂犹自诵心经(第2/4页)

武后伸手摸了摸他挂彩的脸:“阿师,进宫怎么也不整理仪容,连须发都没剃好?快回去收拾一下,我派人去冬部传旨,命他们找人协助你筹办。”

武后说薛怀义未整理仪容,不仅是因为他鼻青脸肿,而是他的胡子与光头没及时刮,连毛茬都露出来了,实在不像白马寺主的样子,薛怀义一摸脑袋也觉得吃惊,这光头是昨天新剃的呀,怎会长这么快?领命之后他也赶紧走了,回去洗脸、贴膏药、剃头、刮胡子、换衣服。

当天宫中传出两道旨意。一是命白马寺主薛怀义入宫督造明堂,二是听闻右肃政台御史冯思勖捕盗受伤,特赏万钱以嘉奖。

大臣中也有糊涂的,或者是故意找茬的。冬官补闲王求礼听闻武后任命一个和尚为宫中营造,特意上书请求武后将薛怀义给阉了,以免秽乱宫闱,武太后置之不理,而梅孝朗等人好气又好笑,就当作不知道,这件事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第二日早朝,议完日常政务,武后问了一句:“诸位卿家还有何事要奏?”

武承嗣出班道:“近年杨州作乱,又现月之全蚀,天下百姓议论纷纷。更有人趁机妖言惑众,潜图异志。臣请天后颁旨天下广开言路,接待天下奏言,效仿古贤人风闻纳谏之举,以惩恶扬善。”

梅孝朗出班对语:“左右肃政台诸御史风闻言事,考评天下百官。本朝已有定制,又何故另颁恩旨呢?”

武承嗣摇头道:“御史考评百官,难免挂万漏一,况小民多畏惧权贵,遇事往往不敢挺身而言,我的建议是允许天下百姓匿名投书。”

梅孝朗还想再说,武后在座上摆手道:“国无定制,为民,当立则立,承嗣,匿名投书,该怎么办呢?”

武承嗣向旁边使了个眼色,传御史鱼承哗出班奏道:“臣之子鱼保家素来手巧,特为太后设计了一件东西,名日铜匦,现正在殿外候旨。太后若感兴趣,可请他来当廷演示。”

武后:“传旨觐见。”

梅孝朗一看武承嗣与鱼承哗一唱一和,而武后答应的很痛快,心中已知这一出恐怕是早就商量好的,也就退回本班不再多言。

时间不大,鱼保家捧着个木头箱子走进殿门。木箱是个铜匦的样品,内设四格,分别有四个投信口。样子有点像现代的邮政箱,书信投进去,没有特制的钥匙打不开也就取不出来。

鱼保家还给那四个格分别起了很好听的名字。东面的叫“廷恩”,专门献赋颂诗篇,怀才不遇者可求进身;南面叫“诏谏”,上书言朝政得失;西面地叫“伸冤”,有冤告状的可以递状纸;北面的叫“通玄”,各种吉凶机密之事都可以上书告变。

武后听的很感兴趣,当廷下旨建造,准备立于宫门之前。百姓皆可以匿名投书,她很高兴,封赏鱼保家为五品冬官郎中,鱼保家喜滋滋地得了封赏,暂时没有下殿,退到朝臣之末。

此事议毕,秋官待郎蒋华出班奏到:“芫州都骑尉梅振衣奉旨前来。昨日已到文昌台交旨,正在殿外听宣。”

武后展颜一笑:“原来是梅家长公子,久闻其名啊。快宣他上殿。”

梅振衣上殿,规规矩矩叩拜行礼,平身之后垂手而立。这是他第一次面对面地见到历史传说中的武则天,忍不住悄悄抬眼仔细打量,只见这钗环女子生的妩媚妖娆,照说年纪已经不小了,却依然明眸皓齿丝毫不现老态。

梅振衣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面前这个女人,虽生的粉黛妖娆,无形中却有不怒而成之势,坐在那里,仿佛自然而然就是整个大殿内外的中枢。不仅仅是因为位置的关系,这人确实有帝王气,梅振衣从小到大三教九流的人见多了,可从来没在一个女子身上见到这种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