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净瓶甘露活枯树 金仙童子拜观音(第4/4页)

众仙家纷纷唱诺还礼,都说五观庄一聚是佛道两界的盛事。镇元子命弟子取二十四枚人身果,引众人到正殿享用,他与心猿悟空在“天地”二字面前结拜为兄弟。

那猪八两倒是个实心眼,跟随众人走出后院时,见清风还站在那里无动于衷,凑过来问了一句:“仙童,大家开会吃果,你不去吗?”

清风淡淡答道:“镇元之心我已知,不愿与之,你请自便吧,不必管我。”

前院在开人身果法会,清风站在天地灵根下若有所思,明月在他身边悄声问道:“清风哥哥,你守了一千八百年才得三枚果,现在镇元子开法会以果待客,你怎么不去呢?”

清风反问:“你想去吗?”

明月摇头:“你不想去,我也不想去。但你说镇元之心已知,他到底安的什么心?”

“他想成就真正的地仙之祖,而不仅仅是一个尊号,万寿山与天庭、佛国鼎足而立。”清风答了这一句,见明月眨着眼睛不解,又问了一句不相干的话:“明月,你已有金仙成就,知道金仙果位的妙处吗?金仙果位有何大解脱?未必法力比真仙更强,这一点还是要看修行根基,但境界上的区别最重要的是多了一样大神通——能在灵台中开辟天地,化虚为实,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有造化之功。”

飞升成仙,跳出生死轮回是超脱,修行人的修行,其实也是一种信仰,在追求一种存在的方式。无边玄妙方广世界等同寂灭,实则一无所有,成仙之后去地往往是已经开辟的仙界,比如天庭。

金仙可以自行开辟一片仙界,以灵台愿心化转而成,就是他修行中向往的净土天国,是存在方式的一种极大超脱。但很少有金仙直接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大小难易之别!

清风曾经对明月说过“灵台中造化神用俱足,一念之间,一片山河天地,一体有灵之身,皆能纤毫毕现,就是修行到了地步。”——这是金仙成就的基础。

设想一下,假如是个普通人,你能一念之间将身边一个普通的景物,比如你住的房子,在心中纤毫毕现吗?心法修行未成自然是做不到地,更别提灵台造化之功了。金仙开辟仙界,同样也受法力与“见知”之限。

打个比方,你可以在神识延伸与法力所及的范围内,造化出一个理想家园,但推开门却一无所有,这也不是最佳的结果。还有一点,一人所见所知能完全通透的景物毕竟有限,超出这个范围也造化不出来。于是绝大部分金仙并不是孤辟天地,而是来到早已开辟的广袤仙界中,在此基础上延伸开辟仙人修行洞天,与原有仙界连成一片。

这么做有两个极大的好处:一是能领略仙界中各位仙家的造化之功,弥补自身修行中见知的不足;二是能广结仙缘,同享仙界中自己无法造化之物,相当于你自己造了一座庄园,而别人在庄园外为你铺设好了一片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