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第4/4页)

高力士不敢抬头,低声答道:“山河破碎,天子无威,六军逼宫门外,贵妃娘娘莫要怪罪。”

正在说话间,高力士耳中突然传来细细的却又很清晰的声音:“高力士,你将亲手缢杨妃,请听我言。”他吃了一惊,抬头转身望去,那个声音又说道:“莫顾盼左右,我非你所能见,按我说的做就行!”

高力士缢死杨贵妃,玄宗下令将尸身抬到佛堂中,让陈玄礼等将领前来查看,陈玄礼等人脱去甲胄叩头道:“臣等为社稷大计,诛杀杨逆,未尊圣旨,请赐矫制之罪。”

李隆基只能安抚道:“朕识人不明,以至今日之乱,欲往蜀地重整军马平叛,尔等皆国之志士,应加爵赏,何罪之有?”

众将士一齐拜倒高呼万岁,天子命高力士草草掩葬杨贵妃,默默洒泪不语,众将士整顿军马继续护驾前行,这场兵变告一段落。然而离开马嵬驿还没有多远,当地的一伙乡绅跪地拦驾,代表“百姓”请命,请求留下皇太子李亨率军平叛,羽林军众将士也跪地请求陛下从百姓之请。

一见这个场面,李隆基已心知肚明,这分明是太子一手安排的,就是要夺权将自己架空再一脚踢开,但如今将士之心已随太子,也不可能再听李隆基的号令了。如果李隆基继续掌权,将来翻过身来平定天下,这些人都会担心自己的安危,只有拥太子上位才能保住身家。

李隆基无奈,只得留下太子,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军平叛,李亨率领羽林军大部与父皇分道扬镳,北上灵州收拢西北边镇军马去了,而李隆基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继续南行入蜀,于七月二十八日到达成都。

李隆基在大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十二日逃离长安,六月十四日到马嵬驿遇兵变缢杀杨贵妃,随即遭遇太子夺权,李隆基做为一代盛世帝王,并不安心被儿子摆布,南行途中的七月十五日,他做了最后一次挣扎,下了一道诏书,史称“分制诏”。

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至灵州召集西北边镇军马,南取长安、洛阳。

命永王李璘为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使,沿长江而下,沿途招募士卒军马、甲仗粮草,北上平叛。

这是分兵两路的战略,而以当时的形势看,北方战乱南方安定,另派永王经营长江流域,也是为防止黄河流域战势不利所做的长远打算,李隆基还有些不甘心,并不想这么快就退下历史舞台的最高峰,还想玩诸子、诸将制衡的帝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