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燕家、九鼎、黄天道(第4/5页)

燕义赞道:“贤侄好学问。”

唐小峰目光闪动:“五德始终,始于虞舜,九鼎亦是在虞舜之时方才出现,得九鼎者得天下,这九鼎和五德之气……难道有什么关系?”

燕义缓缓地道:“虞舜之前,只有强者才能称霸,天下治少乱多,如尧让舜、舜让禹这等禅让之事毕竟少见,固才能被天下称颂,更多的却是黄帝战蚩尤、颛顼战共工,重成大业者都需经过万千磨难,固能成天下之主者,无一不是黄帝、颛顼、帝喾这等拥有大神通的强者。”

又道:“黄帝乘龙飞升、颛顼分列星宿、帝喾生而能言,以他们之大能,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战乱方能成天下之主,夏商之后的帝王有几个能做到如此程度?他们既无黄帝之能,为何大多数却比黄帝还坐得安稳?帝尧有子,却因子孙能力不够,因而让位于舜,夏启虽有贤名,却从来不曾听说有什么出色能力,大禹为何却敢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又子子孙孙,一代代地传下去,直传了十四代、十七后,历四百多年方才为商汤所灭?”

是啊,为什么呢?你既然知道是为什么,你就快说啊,别为什么来为什么去的。

燕义看着他,道:“得九鼎者得天下,这话其实是错的,只有得五德之气者,方才能够得天下,这五德之气又称五色之气,亦即王气,但这王气却是因九鼎而来。大禹治水,取天下之精铜铸成九鼎,收尽妖魔鬼怪,又请来天帝之女瑶姬,在九鼎之上刻下仙篆。王气因九鼎而生,又按五德相生相克,每隔数百年流转一次,帝王无道,流转得要快一些,帝王有德,流转得要慢一些,但不管怎样,这五德始终总是不变。黄天道自天公将军死后,便一直在寻找失落的九鼎,便是因为他们知道,要想逆天成事,便只有毁了九鼎,散去王气。”

唐小峰沉默一阵,道:“数个月来,天下十道,似乎有九个地方山崩地陷,其中一处就是骑田岭。骑田岭崩裂时,我曾看到一座巨大铜鼎,正是那座铜鼎的爆裂引发了骑田岭的崩陷……”

燕义道:“那个就是禹鼎。”

唐小峰道:“九鼎毁去,然后又会发生什么?”

燕义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但愿我能知道,但不管怎样,那些人既已成功毁去九鼎,接下来必定还有进一步的行动。我之所以将这些告诉你,是因为前日你说黄天道的人追杀过你,也许你已经被牵涉其中,最好小心。”

唐小峰却是想着,被牵涉其中的只怕不是他,而是他的姐姐跟那些被劫走的花神。

燕义又道:“据我所知,黄天道内有三官、十二祭酒、三十六方,以及一众道徒,他们虽然都戴着面具,但这些面具其实还有细微区别,可以用来判断他们的身份。”

他将判断这些人身份地位的方法教给唐小峰,唐小峰一边听着,一连却心生疑惑……为什么燕义对与九鼎和黄天道有关的事,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那支传书飞剑应该是来自天机五剑中的燕天陨,黄天道为什么要抢那封信?燕义看到那封信后又去了哪里?

虽然很想知道,但他却没有问,因为他知道有些事燕义肯定不会告诉他。

燕家显然还藏着更多的秘密。

燕义看着唐小峰:“贤侄不顾辛劳将信送来,我亦将那些人的来历作为回报,不知接下来,贤侄要去何处?”

唐小峰错愕地看着他……这是在下逐客令么?

燕义道:“贤侄若是暂时无事,可否替我做一件事?”

唐小峰道:“燕大叔请说。”

燕义道:“你先随我来。”

唐小峰跟着他走出书房,穿过花园。

夜空依旧飘着雪花,地面铺上了一层银白,暗香四溢,雪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