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一身烽火拜妙华 第十三章(第3/4页)

到得此处,洛灵岚言入山路径已过四分之一。牧云闻言,至石坪边缘,回望来处,才发觉此时所处,确实已经甚高。远处的密林和深谷,整齐地间隔排布于山下,于此处俯瞰,颇为壮观。

而在这样高处可以明显看出,山岭之下花团锦簇,各种野花竞相怒放,但随着高度上升,越靠近自己所站的石梁坪,五颜六色的鲜花便越来越少。于是,整个山色自下而上,从五彩斑斓渐变成苍青翠绿,色彩渐变得单一纯粹。不过,仰脸朝山上望望,却见青幕一样的山林中一蓬一蓬的山杜鹃花却变得多起来。这一点倒和家乡的幕阜山差不多,高山杜鹃或粉红或雪白地在岭上绽放,将崇山峻岭装点得不那么寂寞。

仿佛石梁坪是一条分界线,未到石梁坪时,山路上偶尔遇见的都是些樵夫山民;等过了石梁坪,再往山上攀行时,却渐渐遇到些妙华宫女弟子。作为妙华宫掌门晴羽仙子的入室弟子,显然与牧云同行的洛灵岚颇受师姐师妹们的尊重。一路上遇到时,那些裙衫飘飘、气质不凡的妙华弟子一个个都抢先跟洛灵岚打招呼,看着牧云几人的眼神,友善而好奇。

一路攀行,当过了一个两石对立、下分上连,名为“鹊桥”的地方,渐渐便走近了妙华宫。在岩壁山路上行走时,当众人仰望,已可看到不远处的山峰高处蓊碧苍翠的树林中,正分布着不少飞檐挑脊的建筑,为这苍莽寂静的山野平添了许多人气。

这些妙华宫的建筑,大都气势不凡,并且颜色不一。或青绿,或金黄,或朱红,或雪白,无论是外观颜色还是建筑风格,都特色鲜明,各有千秋。这些妙华宫的轩室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峰峦叠翠的连绵山林间,衬着身后的蓝天白云,和略显单调的山野风景一对比,显得特别好看。

这一路上,洛灵岚已跟牧云几人详细介绍过妙华宫概况。原来妙华宫得名于委羽山玉女峰顶的妙华台,但其实却包含众多名目不一的建筑。妙华宫乃是主体建筑,在玉女峰顶处,掌门居住其中;平时若有贵客来访,多在妙华宫中招待。其余建筑,多以功能分,计有:

净月阁,妙华弟子静思冥想之处。

快雪阁,妙华弟子传练剑法之处。

爽风阁,妙华弟子传练轻功之处。

歌眉院,妙华弟子传练歌舞之处。

丹鼎阁,妙华宫炼丹之处。

藏幽阁,妙华宫藏书之处。

斟霞院,妙华宫酿酒之处。

茗烟院,妙华宫制茶之处。

花语院,妙华宫花圃。

香草院,妙华宫药圃。

浣纱院,妙华宫仆妇浆洗衣物之处。

和味轩,妙华宫仆妇烹煮三餐之处。

其余还有天荒坪,乃是妙华宫给新入小弟子教授基础启蒙课文之处;还有乘风院,在最近的赤城峰上,专门隔离开来让各种外来男宾居住。其余还有些闲置的妙华宫产业,散布于委羽诸峰中,平时甚少人涉足,便连洛灵岚也不甚清楚。

正是:

委羽不知何处是,倩人扶上木兰桡。

欲寻去路花梢密,争认行云酒浪摇。

流水忽随山脚转,洞天疑把杖头挑。

逡巡不觉东风晚,殆有仙人弄玉萧。

通过洛灵岚一路上的介绍,虽然牧云暂时还没真正到访任何一处妙华宫建筑,但已然从描述中开了好大的眼界。以前,他还以为幕阜山中的宝林禅寺便是天下最气派最豪华的庙观,谁知道这委羽山中别有洞天。若和妙华宫一比,那宝林禅寺只能算人间的房产,这里便像是世外仙子们居住的琼宫瑶苑了。当然,牧云还从洛灵岚的话语中得到另一个心得:

“原来,这些名山大川中的道场,虽然和神仙洞府差不多,但和想象的却还不完全一样。原来她们也需要卖酒、卖丹、卖药、卖茶、卖花,甚至还要帮附近官家的歌舞伎坊,培训舞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