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道可道 第九八章 遇故知(第2/3页)

哪知这羊力大仙会错了意,以为要偷袭悟空,他两个一左一右便扑了上来。悟空一手一个抓住,将二人掼在台上,这次下手却重了几分,这二人趴在地上连痛声都哼不出来。

悟空转到中间那把椅子上坐下,道:“你们这三个妖怪,来此蒙骗百姓,到底有何勾当,速速道来!”他虽不知这三人来意,但料想必有缘故,否则岂会与寻常百姓打起交道来。而且看样子,来了还不止一次。

虎力大仙仍不敢起身,伏首道:“上仙,我兄弟三个,乃是为这镇上百姓送粮食来的。这地界土地虽肥沃,草长树高,却唯独五谷收成极差,你不信,可随意问之。”

“唔?竟有此事。”悟空向下面一扫,见台下百姓态度恭谨,却无惧怕之意,他见那姓孟的老者居然也在其中,便将其叫到了高台上。

悟空对这老者倒是彬彬有礼,问道:“老丈莫惊,小可心中有几个疑问,还请老丈解疑。”姓孟老者急忙还礼,连道不敢。

悟空问道:“敢问老丈高姓大名。”

“老朽孟轲,字子舆……”

悟空顿时一阵眩晕,后面他再说什么已是听不清了。孟轲!自己居然在这里遇见了儒家宗师孟子,我的天,如果说遇到虎力大仙三人是一场意外,那么遇到孟子足可以称得上是惊心动魄了。

悟空恭恭敬敬请孟轲坐了下来,孟轲先是不敢坐,见悟空诚意十足,便端端正正坐了。

悟空镇定情绪,还是先解决眼前事为好,便问道:“方才这道人所说,可是实情?”孟轲点了点头:“确是如此,此地五谷难生,幸亏这三位上……道人年年周济些粮食,否则此地只怕没有这许多人了。”

悟空心中一阵纳闷,这三个道人看似不甚伶俐,不料也做了些好事。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镇上少说也有千八百人,这三个道人此举积了功德啊。他刚要说“你三个起来吧”,孟轲又道:“只是,这三位道人的粮食却不是白送的。”

悟空将口中的话又收了回去,心道,果然有条件。孟轲接着道:“三位道人命我等在屋内正堂中供奉他三个的塑像画轴,日日读经赞颂,若哪家念得少了,明年给的粮食便少许多。”

这时,地上那鹿力大仙此刻已缓了过来,喝道:“你这老头,天底下哪有白吃的好事,给你恁多白米,只教你念几句经文,还发了牢骚!”

悟空想弄清前因后果,也不拦阻鹿力大仙说话。

孟轲站起道:“你可知道,读了你等给的经文,欺心国中人便无闲暇读我所作的文字!”这番话说得义愤填膺,仿佛家里的屋顶被人拆了。

鹿力大仙一副匪夷所思的神情,问道:“你还会作文字,你那文字有何稀奇,能比得上我的道经?”

孟轲一副鄙夷的神色,道:“你那几本囫囵半片的糟粕之书岂能与我相比?”

羊力大仙讥讽道:“你,你的好,能能当饭吃啊?”

孟轲一听此语,神色有些沮丧,缓缓道:“这教化移俗之事,乃是世间最大的功业,岂能一蹴而就。我若不是为了欺心国百姓,便饿死也不受尔等嗟来之食。”

悟空此时大致明白了,这虎力大仙三人的确给他们分了粮食,代价便是日日诵经,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借助百姓的信力,帮助他三人积攒造化。此法比起如来传经授道类的洗脑虽显得落了下乘,却也是一条修道之路。如此算来,这三人并非大恶,也算功过相抵了。

而这孟轲大儒的确有些固执,竟要以一人之力改变整个欺心国的人心。这话若是别人说出,悟空定会认为是疯言颠语,但眼前这人,可是孟子老人家啊。

悟空想了想,立时做出决断,喝道:“你三人,将此次所带的粮食留下。”

虎力大仙不敢不从,他自怀中掏出一个小小乾坤袋,念了一个法决,这乾坤袋中便倒出白米来,台下人人为这粮食而来,都备有布袋。大家轮换上台,将自己那口袋装得满满腾腾,心中惊喜万分,此番却比往次多了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