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乐极生悲(第2/4页)

小校这时候倒似是生气了。厉喝道:“好大的胆子!先生对你这泥沼鱼虾一般的玩意儿已经说到了这份儿上,竟然还敢问!是你能问的吗!?”

黄冠子一摆手:“不妨。胆大心细,倒也是我会中人的作风。嗯……玄门中事你自然无缘知晓。不过,世俗中事——倘若你见多识广,该会听说过的。”

“我问你,你既然出身东海国,可听说过四百多年前东海国有一位道士,道号黄冠子的?又知不知道世俗间有一位神灵,叫做化身贤文天君的?”

武家颂眨了眨眼,迟疑着说:“这个……知道。我小时候……家里还供奉天君的牌位。黄冠子……尊上说的是闵浩帝时候的那位……”

说到这儿,眼睛猛地瞪圆了:“啊?!!”

黄冠子笑了笑,不说话。那小校也笑起来。

“黄冠子”这道号并不生僻,甚至还算常见。如果将中陆所有的叫黄冠子的野道士都聚集起来,大概能凑成一军。但对于东海国、乃至周边的人而言,提起这个最先想起的倒是东海国闵浩帝时期、也就是四百多年前时候的一位道士。

据说那道士相貌丑陋,但法力高强。云游四方的时候到了东海国,正赶上有海妖兴风作浪、吞噬过往船只。道士黄冠子便祭起手中七星剑勇斗恶兽,最终将海妖杀死。但道士也身受重伤,被接回到东海国都城之后很快羽化。然而羽化的那一天,却从云中走下来一位神人,将道士接走了。

人道是黄冠子道士的义举感动上天,天人将他指引、化为神灵了。

当时的东海国君闵浩帝以为此事祥瑞,便在道士被接走的地方建造了庙宇,封他为“化身贤文天君”——据说直到如今那天君庙中供奉的塑像,还是四百年前依着黄冠子道士的真实模样塑出来的。

武家颂曾在国都混迹,自然去过那天君庙、参拜过庙中的塑像。到如今听黄冠子提起了,再将他细细一瞧——

这一位……可不就是那庙中塑像的模样么?!

见着了小时候家中供奉的“神仙”如今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哪里能不惊!!

便在他吃这一惊的时候,小校又冷哼一声:“你这凡人,眼拙。四百年前先生在东海边斩杀的那海妖,却正是要从咱们东海逃去岸上的叛逆!先生来了之后事情都一一对应,哪里轮得到你现在来疑心。哼,真是不知好歹、不识神仙!”

武家颂终于磕下头,一下子磕出一片紫血来:“尊上!天君!恕罪!”

黄冠子笑了笑:“天君就不必了。不过是世人无知的谣传罢了。玄门当中神通广大者大多隐居清修,修为浅薄些的才行走天下。结果倒是这么一群人成了世人口中的天君、天尊、老祖、上神。真正的大能却无人知晓……呵呵,不提也罢。”

小校忙道:“先生自谦了!”

黄冠子便将笑容收敛了些,话锋一转,盯着武家颂:“可如今么,只是你知道了我的确是共济会中人。我却不知道你到底是不是。眼下,该是由我来问你了。”

这武家颂原本虚弱至极。之所以强撑着一口气,大抵就是为了揭露出“奸细”的“真面目”。可刚才不但知道的确是会中人,还发现原来是自己从小时候便在拜的神,心情激荡、大起大落,身体也就快要松垮了。

然而如今又听黄冠子说了这么一句,整个人再次被提起来。

但精神提起了,身子却受不住。只愣了一下子,立即吐出一口黑血。

黄冠子却也不管他。而是收敛了笑容,沉声道:“把你如何潜伏进木南居、又如何发现这里的事、前前后后都做了什么,一一细说给我听。我心里自有分晓。”

这时候,他的语气听起来才真正像是来审问的了。

武家颂又吐一口黑血。但也晓得眼前这两位才不是真的“和蔼可亲”的角色。此前无论看着多么亲切,都只能算是手段、策略罢了。虽然意识昏昏沉沉、眼前一阵接一阵地发黑,却也不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