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2/10页)

为了熟悉草莓(原先是不太情愿的),惠介在五月草莓季结束之前,品尝了同行种出的各种草莓——他到东京的超市和百货商店里,把各个品种的草莓都买回来试吃。

试吃过各种草莓之后,惠介得出了一个结论:客观公平地说,还是父亲种出来的草莓更好吃(尽管占了刚摘下来就吃的便宜)。甚至连那些高傲地陈列在百货商店高级水果店里的高价品牌草莓也要逊色许多。别人吃着父亲种出来的草莓时,一定想象不到:这么鲜嫩的草莓竟然是出自一个犹如柿饼一般的糟老头子之手。

即使是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品种,各个农家种出来的草莓味道也不一样。因为各个农家的土壤状况不同,而且大棚的搭建方法不同也会造成日照环境有所差异。另外,由于同行之间不愿意共享信息,所以种植方法也因人而异。

惠介觉得:父亲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把长年务农的经验和直觉用在了种草莓上,而家中这块土壤又正好适合种红脸颊这个品种。可谓是挖到金矿了。

父亲一直坚持用土耕栽培,也许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

不过,土耕栽培也有让人期待落空的时候。即使前一季收成很好,下一季情况如何却谁都说不准。因为对于农作物来说,即便土壤和种植方法相同,收成情况也会受到随时变化的气候的影响。而且,就算现在长势良好,如果长期使用同一块土壤的话,也会发生“连种障碍”,渐渐地变成贫瘠之地。

所以,惠介才想用高架栽培的方式来寻找另外一片“金矿”。用高架栽培的话,就不怕受土壤的影响。栽培槽的培土用的是椰子壳纤维——这是上次从瓦斯那里打听到的。和土耕栽培相比,高架栽培受天气影响更小,可以人为地控制草莓的生长过程。而且,采摘时也更方便。无论对谁都好。

惠介打算把二号大棚种植的草莓用于其他用途。

一号大棚里只种了红脸颊,而二号大棚则种了章姬、红脸颊、美味C这三种草莓。

美味C是几年前刚刚出现的新品种。惠介身为广告设计师,未免觉得“美味C”这个名字略有点遗憾。不过从味道来说,却是至今试过的所有草莓中最喜欢的。果实色泽深红,个头大,甜度高,香味浓。另外,维生素C的含量比普通草莓更多,这也是其中一个卖点。

惠介打算用三个架台来种美味C,左右总共六列,大约能种900株。因为购入的是秧苗而非母株,和母株(一株母株能培育出20多株的子株)相比,单价要贵得多。但惠介希望二号大棚里的草莓品种丰富一些,所以不惜下了血本。

惠介插秧的动作渐渐熟练起来。父亲失去了攻击目标,便开始在大棚里来回走动。

“啦啦啦,啦啦啦……”

“你就不能换首别、别、别的歌吗?”

“我是个任性的女人哦。”

大辉一直不停地往悠悠车的架子上补充着育苗罐,一脸委屈,似乎在抱怨为什么自己非得干这些活儿——跟半年前的惠介一模一样。

“我想和你一起越过……天城山……”

忙了两个半小时后,母亲终于换了另一首歌。

父亲说了句“我看不下去了”就回屋里去了。刚子姐一边揉着自己的肩膀,一边问道:“该歇会儿了吧?”

惠介心想:刚子姐可能不是自己想歇,而是想让大辉歇会儿,以免他对农业产生厌恶感。大辉嘟嘟囔囔地转动着板车,显得很不情愿。

“嗯,好吧。你们歇着,我再继续做一会儿。”

听惠介这么一说,刚子姐的圆脸顿时鼓起,目光像利剑一般横扫过来。

其实,惠介无意嘲讽,他只是想尽快做完手上的活儿而已。定植就是要和时间赛跑——这句话不仅仅是指把秧苗从罐子里拔起,移植到泥土中去的速度要快,而且还要求尽快完成所有秧苗的定植。如果同一大棚里的草莓定植时间不同,成长阶段有差异的话,管理起来就会很麻烦。另外,如果耽搁太久的话,还会导致花芽分化过度。

所谓的“花芽分化”,是指在白昼变短、气温逐日下降时,原先一直分生出叶片的生长点上分化出花芽的现象。草莓定植就是要在花芽分化刚开始的时候进行,太早不行,太迟了也不行。时间相差几天,接下来的生长状况就会有很大差别。

花芽是否已经开始分化,需要委托专家用显微镜检测判定。一周之前,惠介把样品秧苗送到当地的农林事务所,然后收到了检测结果:“分化指数1.0~1.5”——也就是说,可以开始定植了。

昨天,一号大棚的土耕栽培的定植刚完成。虽说干活的只有惠介和母亲两个人,但因为当中下了两天雨,所以拖了好几天。根据天气预报,后天又要开始下雨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在今明两天之内完成二号大棚的定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