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最后的突围(第4/6页)

苏军士兵在胜利攻占的帝国国会大厦前合影留念苏军在希特勒的办公室缴获了其著名的“大地球仪”

此时加尔突然感到一丝丝凉意。在谈判期间,科赫一定理解了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在院子内,加尔和格里申看到了很多平民从要塞的地下室走出来,他们一个个脸色苍白,身子发抖。佩尔霍罗维奇将军让加尔告诉他们,平民都可以回家了。有个年轻女人抱着孩子来到了他们面前,感谢他们成功地劝降了德军,避免了流血。说完,她含着泪离开了。但是,后来的一件事破坏了施潘达要塞投降的感人气氛。容上校和科赫中校实际上是容教授和科赫博士,他们是研发“沙林”和“塔崩”毒气的主要科学家。他们所在的实验室的第一研究要务是对毒气是否适合用于野战进行全面试验。

随后,第47集团军的1名中校立即将这个重要情况汇报给了苏军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的将军希望能在第2天与这2个德国人亲自会谈,不过秘密警察部队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他们先行将这2个人带走,这让专家委员会的将军勃然大怒。直到6月中旬,苏军专家委员会才找到了被关押的容和科赫,并在8月份将他们押回了莫斯科。

而另外2名主要的科学家,施图德雷厄和奥弗贝格博士被关押在了施潘达,施图德雷厄研究如何使用神经毒气攻击坦克,库默斯多夫的火炮试验场就是第9集团军在森林中的集结地点。他们都表示对“塔崩”和“沙林”毒气的情况一无所知。另外由于苏军对柏林形成包围时,德军早已把所有的原料都销毁了,因此苏联人什么都不能证明,也不知道究竟要问些什么。

夏天到来的时候,施图德雷厄和奥弗贝格被押回了苏联,他们在克拉斯诺戈尔斯克的特别集中营见到了容和科赫。在容的提议下,他们纷纷表示拒绝与苏联合作,称自己只是战俘。苏联让其他已经答应合作的德国科学家来劝说他们,可是没有任何效果。然而,苏军并没有因此而虐待他们。1954年6月,他们作为最后几批被释放的战俘返回了德国。

垂死挣扎

另一方面,在柏林南部,德军第9集团军的余部进行了最后一次突围,试图突破科涅夫部队的包围圈。与此同时,第12集团军在贝利茨地区顽强地坚守,以保证易北河方向撤退路线的畅通,雷曼将军的“施普雷”集团军群有2万人通过这里。但是,他们的压力却越来越大。那天清晨,苏军从波茨坦调集来的自行火炮向贝利茨发起猛烈的炮击,苏军轰炸机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轰炸力度。

终于,苏军的1个步兵团占领了贝利茨南部的埃尔肖茨,这是德军部队重要的交通枢纽。然而,苏军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果实,德军的4辆“豹”式坦克就奇迹般地出现了,苏军士兵被迫后撤。

实际上,“豹”式坦克的油箱早已空了。许多掉队的德军士兵都因为没有食物而筋疲力尽,到达埃尔肖茨后都倒下了。这里的平民给了士兵们食物,并照顾那些伤者,一名医生和一名乡村巡回护士在那里进行治疗。只有党卫军小队还有足够的力气,他们没有休息,直接穿过了村庄。在他们的身后,科涅夫的部队仍在追击那些掉队的德国人。

5月1日,第4近卫坦克集团军的1个旅返回森林,他们的任务是消灭德军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随后的报告称,“在短短2个小时内,德军损失了13辆运兵车、3辆坦克、3辆突击炮和15辆卡车”。让苏军难以置信的是,此时的德军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车辆可以行动。

这一天,柏林上空显得非常凝重,汉堡无线电台向整个德国预告,将要宣布一个非常重要而庄严的消息。电台首先播放了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而后开始播放瓦格纳的葬礼音乐,也许这样做可以让民众有个心理准备。海军元帅邓尼茨亲自报道了“伟大”的元首希特勒已经牺牲的消息,并称他是死在了最前线的战斗中,邓尼茨本人将成为新的德国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