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白璧无瑕 2(第2/5页)

马勒村的青年居民,都觉得这种游行,是一件有趣味的举动,不过它的真正意义,参加这个会的人,倒看不出来。它的特点,并不在于它保存了古风,让人每到周年,就排队游行跳舞,却是因为它的会员全是妇女。在男子团体里,这样的庆祝,虽然渐渐消灭,比较起来,却还不象在妇女团体里那样少见;但是在现在还留存的这种妇女团体里(如果还有任何留存的),盛况和光荣,却全都摧残干净了,这若不是由于妇女们羞涩的天性,就是由于她们亲属里面男子们讥笑的态度。只有马勒村的游行会,还照旧延续,来维持本地的司瑞神节(司瑞神节:司瑞,古罗马司百谷的女神,罗马人每年四月十九日纪念她。)。这个会如果不能说是养老送终的互助结社(英国结社之一种,会员交纳会费,作会员们养生。送葬。老病残废的保险金。),却得算是一种立盟供神的妇女团体。它已经按期游行了好几百年了,现在仍然按期游行。

所有结队的会员,都穿着白色的长衫,这种鲜明的服装,是旧历(旧历,纪元前四六年创始于裘利厄。凯撒。纪元后一五八二年,教皇格来高第十三另创新历。)通行那时候的遗风;那时候,欢乐的心情和五月的时光,是分不开的(古时罗马的青年,到了五月一日那一天,都跑到田野里去,唱歌跳舞,纪念花神馥罗拉。);那时候,人们还没有深思远虑的习惯,把人类的情绪压低到单调一律的程度呢。(哈代认为,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对于人生是热烈的,现代的人则不然。此意特见于其《还乡》第三卷第一章,又见于《无名的裘德》等处。

)她们那天最先出现的时候,是二人一排,摆队在区上游行。她们的身躯,让绿色的树篱和藤萝攀附的房屋前脸一衬托,就在日光辉煌的映射下,显出理想和事实,稍微有点儿冲突;因为虽然她们全体穿的都是白色的衣服,但是却没有两件衣服白得一样。有些近乎纯粹的漂白;有些是发蓝的灰白;有些年长的会员们所穿的,近于死人一般的灰色和乔治时代(乔治时代:英国国王叫乔治的有五个,即所谓汉诺威王室。此处指乔治第三和乔治第四等而言,当一七六○和一八三○年之间。《苔丝》于一八九一年出版,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样式,那可能是叠在箱子里,放了好些年了。

除了穿白色连衣裙那种特点以外,每个女人,右手里还拿着一根剥了皮的柳条儿,左手里拿着一束白花儿。柳条儿的修剥和花束的选择,都是每个人费过一番心思的事情。

游行队里的妇女,有几位中年的,甚至于还有几位快要老了的;她们都饱经风霜,受尽磨难,一头银丝,满脸皱纹,却也夹在这种轻快活泼的队伍里,让人觉得,几乎不伦不类,毫无疑问,十分可怜可叹。她们都有过焦忧和磨练,并且在一生之中,眼看就临近了自己要说"岁月毫无欢乐可言"("岁月毫无欢乐可言",见《旧约。传道书》第十二章第一节。)的时候了;真正看来,也许个个这样的人,比起她们年轻的伙伴来,都有更丰富的材料,可以供我们搜集叙说。不过这儿且休提那些上了岁数的人,而只讲那些生命在紧身衣下跳动得热烈迅速的人好啦。

实在说起来,会员里面,还是年轻的女孩子,占大多数。她们满头蓬松的云鬟,在日光下,掩映出各式各样的金色。黑色和褐色。她们里面,有的美目流盼,有的鼻准端正,有的樱唇巧笑,有的身材苗条;但是兼备众美的,固然不能说没有,却少得很。(比较哈代的诗《勾魄引魂的女人》,"没有别个勾魄引魂的女人,能比这个女人更勾魄引魂。有的有花朵一般的嘴唇儿;有的有朗月一般的眼神儿;有的有音乐一般的嗓音儿,用颤袅袅之语,慰饥渴之心。但是这种种天赋集于一身,除了我所知的她,还有何人?")由于她们硬得这样抛头露面,让大家细看,所以她们的嘴唇该轻启还是固闭,分明使她们感到困难了,她们的头该微俯还是高举,她们的面目该紧绷还是松弛,才能神态自若,免于做作,也分明使她们觉得不好办了,这都表示,她们是真正的乡村姑娘,不习惯于让许多人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