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洗 再废太子(第3/3页)

不过当真如此,下手就该是明崇俨被杀之日。反正证据真伪并不重要,何不趁热打铁?李贤之死又为什么要拖到三年半以后?只能有一种解释:武则天首先是政治动物,然后才是女人和母亲。私情之于她,从来就不是最重要的。因此这一系列谜团,也只有放到政治背景下才能破译。

[10]李贤,上元二年(675)四月立,永隆元年(680)八月废。

[11]以下所述无另注者,均见两《唐书》之章怀太子李贤传。

[12]明崇俨事亦见《旧唐书·明崇俨传》。

[13]据《旧唐书·高宗纪》,明崇俨被杀是在仪凤四年五月壬午。五天之后太子李贤监国。六月辛亥改元调露。

[14]请参看雷家骥《武则天传》。

[15]见《旧唐书·韦思谦传》及所附韦承庆传。

[16]当时裴炎的职位是黄门侍郎,其实就是门下侍郎。

[17]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二永隆元年八月条。

[18]据《旧唐书·高宗纪下》,三人兼任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时间是:薛元超,仪凤元年(676)三月;高智周,同年六月;裴炎,调露二年(680)四月。但高智周在调露元年(679)罢相。

[19]关于李贤的死期和享年,有不同说法,此据雷家骥《武则天传》。

[20]见两《唐书》章怀太子李贤传所附邠王守礼传。

[21]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即称:武后虽残,亦未闻自杀其子,然则谓贤为韩国所生,其事或不诬也。